環球在線消息:作為中國現代舞的先鋒者,金星一向以直率和果敢著稱。前(16日)晚,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的“古典芭蕾與現代舞對話”免費講座中,談及如今中國舞蹈界的誤區,她的點評一針見血。
誤區一:喜歡“看故事”
看現代舞,不用看明白
“看不懂,不知道在講什么。”這是大多數中國觀眾對現代舞的第一印象,較之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的《天鵝湖》等古典芭蕾,現代舞算不上是“討好”中國觀眾的舞種。
對此,金星的評價一針見血:“國內的觀眾喜歡看故事,但記住,現代舞永遠不會像戲劇、電影那樣讓人看得特別明白,可能我去看一個現代舞,也會說‘沒看明白’,但這不要緊,舞的魅力在于‘能打動你’,而不是‘看懂故事’。”金星舉例說,自己曾排演過《海上探戈》,構思來源于《雷雨》中繁漪與老爺、周萍、小兒子三個男人之間的糾葛,中國觀眾由于對《雷雨》的故事了如指掌,演出現場反響不錯,可在后臺,金星遇到一個外國觀眾,這位熱情的舞迷說:“我明白,你的這個舞蹈是表現一個女人與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交織。”乍聽之下,金星愣住了,她沒想到居然有人如此解讀這部作品,但細想,這樣的解釋也并非毫無來由,她笑著對這位外國觀眾說:“你的理解沒錯。”
誤區二:一過30歲就不能跳了 中國舞蹈演員“夭折”得太早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40歲的金星仍然活躍在舞臺,幾乎是個奇跡,但她不這樣認為:“中國舞蹈演員‘夭折’得太早了,就連一般學舞蹈的都認為18歲-23歲是黃金期,過了30歲根本不能跳了,但你看看國外的演員,最最黃金的年齡其實是在28歲-38歲。”
金星指著坐在一旁的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辛麗麗說:“像她這個年齡段,是舞蹈家最爐火純青的時光。因為閱歷有了,一抬頭、一眼神,都是年輕演員要學六七年才能達到的境界。”讓金星感到遺憾的是,目前很多正值“黃金時段”的舞蹈家,卻因種種原因離開了舞臺表演,在她看來,這真是中國舞蹈的一大損失。
誤區三:學舞熱 有些舞蹈學校變味了
面對現在遍地開花的各類舞蹈學校,金星直言,不少已經“變味”了,“一些學校不是看你自身有沒有這個條件,而是開出高價,你有錢就能去。學校師資也存在問題,好的老師要不就去搞創作了,要不就成為獨立舞蹈家了,留在學校教書的也常常不安心,可能還在校外搞‘兼職’,擔任一些課程指導。”
金星坦言,很多人都勸他,不如在上海開個舞蹈學校,她一直有所顧慮,沒敢答應:“我不想‘掛羊頭,賣狗肉’,現在我沒時間,不可能親自上課,等哪天我有時間真能與學生面對面了,我才會考慮在上海開個舞蹈學校。”
據悉,明后兩天,金星將帶領舞蹈團在東藝呈獻新作《舞夜上海》,而1月23日至28日,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也將在同地上演四部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吉賽爾》與《堂·吉訶德》。
編輯:富文佳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