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工系的馬曉萍告訴記者,工資在社會研究領域是重要資料,但在各類社會調研中卻很少涉及。“這是個人隱私,人家有權不告訴你。通常,關于收入的調查題目只能問一個大概范圍。你要是追問別人具體掙多少錢,他會立刻翻臉走人。”在她看來,如果網上貼的工資信息基本真實,這些數據將給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文本。
本次調查顯示,37.7%的人愿意本著“匿名填寫,保證真實”的原則,把自己的工資條在網上公開,45.6%的人不愿意,16.7%的人沒有明確表態。
關注別人的工資,69.2%的受訪者是為了了解同行或其他行業的工資情況,18.4%的人只是出于好奇,另有5.2%的人是為了收集信息,為跳槽做準備。“曬的條兒越多,大家的目的也就越復雜。”有專家分析指出,各個行業、地區之間工資的比較,能反映出很多深層的民生問題。
有網友將自己十余年來的收支情況統計了一下:工資年年上漲,支出更是節節攀高。其中有人跟帖說:“每次漲工資,都有一種上當的感覺,工資剛漲,賴以生存的米、面、油、菜價錢就都跟著漲了,漲幅比工資還高。還沒來得及慶祝,就開始嘆息了。”
據搜狐網的統計,教育、石油石化、郵政、公務員、銀行職員等五類職業的工資條最受網民關注。記者發現,從“曬”在網上的工資條來看,石油、電力、電訊等大型國企的員工收入,普遍比軍人、教師的收入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面對這樣的巨大差異,調查中31.9%的人驚呼:“職業、城市之間的收入差距居然這么大”,27.5%的人感嘆“某些職業工資高得讓人無法接受”。
本次調查表明,11.5%的人堅持認為,工資是個人隱私,不該在網上公開;49.7%的人覺得,曬工資是為了讓工資更透明;45.1%的人認為貧富差距加大,曬工資能幫助大家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
編輯:楊鑫 來源:中青在線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