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飛特(Freeter)代表的是一種自由的工作方式,飛特族往往只是在需要錢的時候去工作,避免“朝九晚五”的拘束生活。
有沒有聽到過Freeter這個詞呢?在日本和臺灣地區,它是當前非常風行的職業方式,音譯過來就是“飛特族”,是英文“自由”與德文“勞工”的組合字。
其實Freeter代表的就是一種自由的工作方式,飛特族往往只是在需要錢的時候去掙錢,而且從事的是一些彈性很大的短期工作,或者是自己開一家個性的小店,總之,避免“朝九晚五”的拘束生活。這種職業態度反映了時下很多年輕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想法。
Freeter是一個混合詞,來自英語的free(自由)和德語的arbeiter(工人),指的是那些連續從事兼職工作不滿5年的年輕人。
日本官方對“飛特族”的定義是:年齡在15至34歲之間,沒有固定職業、從事非全日臨時性工作的年輕人。
比Soho更自由放肆
初次看到飛特族,人們容易把它和Soho族、自由工作者混為一談,這幾類職業生活方式的確有很多類似之處,不過,飛特族代表的是一種更為無度自主的職業方式:
第一,工作地點不同。Soho的辦公場所就是自己的“小家”,而飛特族需要接觸社會,甚至到大公司去工作,而并不是蜷縮在自己的小天地內。
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