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邊土樓北邊茶
用浪漫來形容福建,再匹配不過。一個人在武夷山中靜靜地發呆或是挽著心愛的人在鼓浪嶼許下幾輩子的諾言,都因為福建的浪漫而變得那么簡單。之前去福建總要去九曲溪玩把漂流,或去鼓浪嶼和大海說說悄悄話。可現在你再到福建會發現多了一些新玩法。
老兵肖像
武夷漂流樂悠悠
梢公在武夷山中的九曲溪上緩慢地撐著竹筏,溪水清冽,猶可見底,不時有幾尾魚兒戲耍其間,似與游者同樂。旁坐竹筏之上,靜聽水聲淙淙。繞淺灘急流而下,每一個轉折,竹筏便激起無數細浪,打上了坐椅,打濕了衣衫,有驚無險的刺激使人們都興奮起來。
鼓浪嶼邊聽濤響
鼓浪嶼因浪擊打巖石仿佛鼓聲陣陣而得名,因此鼓浪嶼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浪漫的色彩。整個島自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從自然的鼓聲到人文的琴聲,在鼓浪嶼上你能感受到音符的跳動。悠揚的鋼琴聲遍步整個島嶼的每個角落,在小巷中穿梭,哼著不知名的小曲,每個人都能過一把小資癮。
新傳演繹
武夷品茶——青山采茶有人家
武夷山中盛產巖茶,無論山間小道或是清溪水旁,四處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采茶人,頭戴斗笠,肩挑竹筐健步如飛,行色匆匆,點綴在這碧水丹山的風景中。而稍微平坦的地方則滿眼都是喝茶歇腳的茶廬。小小的古意幌子飄著,茶桌就擺在大大的古榕樹下。茶葉你可以隨便要,什么肉桂、大紅袍,都用了功夫茶的小壺盛出來。
要想在山中喝茶,莫過于找個煙雨季節,獨自一人撐傘上山,點一壺大紅袍,一邊手捧茶杯細細品茶,一邊同經營茶鋪的老婆婆聊聊武夷山那些久遠的傳說,夢想著下山時能偶遇山中神仙,贈自己一段曠世奇緣。
世居武夷山中的老茶農曾告訴我,泡武夷巖茶講究“高沖低斟”,高沖是為了翻動茶葉,將附著在茶上的塵土沖到上面;低斟則能保證茶葉不會走香。我也曾按照他說的方法在家試過幾次,不知是手法不對,還是不在山中早已沒了那份品茶之心,泡出的茶總沒有山中茶廬那位老婆婆泡的香。
武夷巖茶非常耐泡,據說當地泡茶功夫了得的老茶農可以泡足12道,并且茶味還會越來越濃。為此自己曾專門跑去武夷山看茶農泡茶。武夷山泡茶有“一道沖,二道澀,三道四道是精華”之說,泡出的第一道茶是要倒掉的,武夷茶農管這叫“洗茶”。我也曾小口品過第2泡茶汁,果然有些蓮子般的甘苦,直到第3泡,老茶農才為我斟滿茶杯。桂花一般的香,琥珀一般的色,接踵而來的是沉到心底的甘甜。老茶農囑咐過我,壺中茶葉浸泡時間也有特殊要求,不然武夷巖茶的香味是出不足的。
在武夷山當地茶農家喝茶,你一定得喝得越響越好,這樣證明他家的茶葉好喝,如果是毫無聲響地一口口抿下去,人家會認為你覺得茶不好喝呢。
想要喝茶還是要去像武夷山這種地方的。都市中茶舍的環境自然比不上那武夷山中的茶廬,自是茶葉,也經過車船的顛簸,經轉手,經物價哄抬,已然失去了山中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