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在普遍的印象中,“購物狂”這個詞似乎總與女人聯系在一起。但一項最新的心理研究卻推翻了這一觀念,顯示有瘋狂消費傾向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大致相當。
據英國《衛報》9月30日報道,這種傾向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狂熱消費失控行為”(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具有這種心理傾向的人總是會購買一大堆不需要的物品,使得赤字飆升,刷卡到爆,最后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如破產、離婚、貪污甚至企圖自殺。
此前曾有研究顯示,90%的“購物狂”都是女性,但《美國心理學期刊》發表的最新成果表明,男女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差異,6%的女性和5.5%的男性患有“購物癖”。領導這項調查的斯坦福大學精神及行為研究專家洛林·柯蘭表示:“‘購物狂’是女性的普遍觀念可能是錯誤的。”
研究者對2513名隨機抽取的成年人進行了電話調查,并對他們的購物觀念和行為進行了采訪。柯蘭博士表示,男女在這方面的相似性令他們感到驚奇,這和過去臨床試驗得出的女性購物狂占85%-90%的結論有很大差異。此次研究還發現,容易購物成癮的人多為收入偏低的年輕人,他們的信用卡被刷光的幾率是其他人的4倍。
英國曼徹斯特臨床心理學家海倫·南丁格爾認為,很多購物行為受到了一種絕對完美主義傾向的影響。有些人覺得沒有某種東西人生就不完整,并相信只要擁有它就能讓自己看起來更美、更有吸引力。媒體廣告的宣傳炒作更加劇了這一心理問題。
南丁格爾還指出,女性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能更明顯,她們經常大量購買衣服和化妝品,而男性則傾向于收集小器物或購買汽車和運動器材。雖然瘋狂揮霍能暫時疏解欲望,但在非必要消費品上的過度消費通常會使焦慮感加劇,導致“花錢—后悔”的惡性循環。因此心理學上通常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購物癖”,糾正患者的生活觀并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