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到底有多少中國建筑工人奮斗在俄羅斯的土地上,誰也說不清楚。盡管俄羅斯人對中國工人的進入懷著矛盾的心理,但是中國人憑著勤勞、肯干、頭腦靈活,不可遏制地成為俄羅斯勞動力市場上的一支具有超強競爭力的生力軍。
·肯吃苦贏得信譽
小宋已經是第四年來到俄羅斯從事建筑工人這個行當了。這次他們的公司和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一家公司簽了合同,80個各工種的建筑工人來到遙遠的遠東寒帶地區來蓋兩棟總面積18000平方米的商住樓。俄方為工人提供工作服,寒冷季節還提供防寒工作服,住宿和交通都由俄方安排,只是吃飯問題由中方自己解決。小宋和他的同伴從江蘇啟程后,先是坐國際列車抵達東西伯利亞重鎮伊爾庫茨克,又從那里坐飛機來到施工的地點。在小宋來之前,有一棟樓已經蓋了一半,是由中國建筑工人的主要競爭對手——吉爾吉斯人和亞美尼亞人修建的。據俄方介紹,這棟樓是吉爾吉斯人開始承建的,后來他們覺得難度高時間緊,干了一半連工資都沒結就跑了。后來一伙亞美尼亞建筑工人也是干了幾天就撤了,最后這塊骨頭還是中國工人啃了下來,同時得到了另外兩棟樓的合同。
·在俄搞建筑利潤很可觀
中國建筑工人就是在這遠離故土的地方,用勤勞的雙手建造起一棟棟高樓大廈。小王也是來自江蘇,十幾年來已經在俄羅斯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譽和關系網。每年他都要組織幾百個中國工人來到俄羅斯履行上年簽訂的合同。根據工種不同每月需要支付每個工人一千元以上的工資,最高的工資甚至要到上萬元。而整個建筑的收費則根據地域和施工項目的不同有浮動,一般來說建筑面積每平方米在45-55美元,這只是工費,材料費用等均不包含在內,其利潤相對比較可觀。
不過,在俄羅斯搞建筑行當,其費用支出也是很大的。首先是吃。建筑是一項強體力勞動,吃飯一定要保證質量。中國工人一般吃不慣俄羅斯的食品,所以公司特意為他們配備中國廚師。在薩哈共和國這類比較邊遠的地帶,蔬菜價格昂貴,每個工人一個月的飯費大約是1000元人民幣。另外,辦理合法務工手續周期長,費用大,一般來說最少需要三個月到半年。
·高質高效受贊揚
每一個建筑隊在施工時與國內不同的是必須配備“翻譯官”,否則不懂俄語的工人和俄羅斯用工單位的工頭無法協調工程進度,材料調配等問題,工程不可能進行下去。有時由于翻譯生病,工程甚至會停下來。
中國建筑工人一般是每年春天離開故土,輾轉來到俄羅斯;披星戴月是中國工人的特點,高質高效贏來了俄羅斯人的贊譽;年底,告別竣工的大樓,帶著自己一年的收獲,中國建筑工人回家過年了。對于他們來說,唯一感到可惜的是,還沒有機會逛一逛俄羅斯的大商店,見一見傳說中的俄羅斯美女。(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