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認真 蘇聯專家環境衛生也要抓
哈電機責任有限公司原副廠長胡圭玨老人已75歲高齡,說起那段歷史,老人興高采烈,如數家珍地道出了他和蘇聯專家的跨國友誼。
胡老說,1953年,蘇聯派出顧問———柴達涅潑洛夫斯基來到哈電機廠參與并指導廠房建設。工作時,柴達涅潑洛夫斯基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對工人要求非常嚴格。在車間,他除了指導工人加工生產零件外,還兼職“衛生監督員”,監督車間衛生、廠區清潔。有時候,工人遠遠地看見柴達涅潑洛夫斯基向車間走來,立即整理工具,打掃衛生。柴達涅潑洛夫斯基經常說,車間必須保證文明生產,工具不能亂堆亂放,廠區也不可亂堆臟物,干凈整潔的環境有助于緩解工人的疲勞,提高零件的加工速度和質量。私下里,柴達涅潑洛夫斯基和藹可親,和工人談笑風聲,大家爭著教柴達涅潑洛夫斯基使用筷子,開始教時,怎么也不會,工人們看他用筷子笨拙地夾東西的樣子,不免大笑起來,柴達涅潑洛夫斯基微微一笑,并不介意。
中國的傳統節日里,中國人也從沒忘記蘇聯朋友。每逢過年,廠長都邀請柴達涅潑洛夫斯基夫婦帶上翻譯到他家里作客,和他們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共迎新年鐘聲。當鐘聲響起時,他用生澀的漢語向大家拜年。哈電機廠工人的熱情和中國特有的風俗讓柴達涅潑洛夫斯基愛上這個國家。直到他離開中國多年后,還時常想起大年夜聽到新年鐘聲時的激動心情。
1990年,胡圭玨和廠里的4位專家到蘇聯考察學習,他們特意去探望了曾在哈電機廠工作的蘇聯電機專家斯來爾諾夫。當闊別30年的故人相見的那一瞬間,30年的思念、同甘共苦走過的一幕幕讓彼此無法抑制激動的淚水,大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那時,正值蘇聯政局動蕩,也是斯來爾諾夫家最困難的時候。整條街都沒有賣食品的,斯來爾諾夫馬上拿出家里唯一像樣的、能招待客人的東西———五根如手指般粗的肉腸和一瓶珍藏多年的白酒,喝酒敘舊讓大家感嘆相聚短暫。臨走時,斯來爾諾夫送給胡圭玨兩張餅,并千叮嚀萬囑咐說:“一定要保存好,兩張餅會幫你們渡過難關。”隨后,胡圭玨來到了蘇聯的另一個城市,這時,他們身上帶的東西已經都吃光了,街上又買不到食品,正當5個人餓肚子時,胡圭玨突然想起了斯來爾諾夫送的兩張餅。5個人狼吞虎咽地分吃了,勝似美味佳肴。至今談起中俄友好關系和與老朋友的情誼時,胡圭玨總會回味那兩張餅的難忘味道,至今口有余香。胡圭玨回國后,兩人一直保持書信來往。不僅胡圭玨與蘇聯朋友友誼深厚,時至今日,哈電機廠與俄方仍保持密切聯系,技術人員經常到俄羅斯訪問、合作,雙方關系頗為深厚。
回憶讓人懷念,往事讓人回味,跨越半個世紀的友情讓老一輩人難忘,讓新一代人向往,每次提起多年前的蘇聯故友,當年親歷歷史的老人們臉上總會洋溢著幸福和滿足,那段友誼在他們心里凝固、升華,他們祝愿中俄友誼長存,希望中俄友誼在新一代人身上延續。(來源:哈爾濱日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