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與美國西屋聯合體24日在北京簽署了第三代核電技術協議,中國將從美國購入四座核反應堆,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還將建設32座核反應堆,以應對能源需求。
新華網報道,中國此次引進的四個反應堆采用第三代核電技術,即AP1000先進壓水堆技術,有獨特的“非能動”安全系統設計,合同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與以往的核電技術相比,新技術簡化了系統設備數量,降低了發生核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核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簽字儀式上表示,核電是一種安全可靠、技術成熟的清潔能源。積極發展核電是中國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中美企業有關合同的正式簽訂,是核能國際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促進中國核電事業進步,有利于深化中美兩國的能源和貿易合作,也有利于推動世界核電產業發展。
曾培炎強調,發展核電事業要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在引進國外先進核電技術的同時,堅持消化吸收再創新,依托重大項目,努力實現核電自主化目標。他要求,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要組織好各方面力量,積極探索核電建設的新模式。中外有關企業要認真落實合同責任,如期完成技術轉讓和依托項目建設任務。核安全監管部門要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切實保障核電站建設的安全和質量。
目前中國大陸核電裝機容量約八百萬千瓦,僅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強,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在運行的十一座核電機組,以壓水堆技術為主,包括三座國產的、兩座從俄羅斯引進的和4座從法國引進的,還有從加拿大引進的兩座重水堆。這些核電技術基本屬于第二代。
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要建成核電機組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將達到4%%。在經濟發達、電力負荷集中的沿海地區,核電將成為電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業內權威人士認為,中國核電正在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發展第三代核電,符合世界新一代核電發展方向。核電是戰略性產業,中國在引進國外先進核電技術的同時,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將在“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針指導下,統一技術路線,采用先進技術,不斷提高核電機組的安全水平和經濟性能,實現大型核電機組建設的自主化和國產化,提高中國核電產業的整體能力。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