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國宛如得寵的新生兒般,吸引國際間關注,社交圈談論著“中國”話題,“中國”在藝文、投資與貿易等領域的觸角,更一步步伸向包括南加州的全美各地,取代過去代表亞洲的日本。
該報指出,中國強勢后反應最明顯的是“文化西進”。近年來全美一片“中文熱”,中文成了高中“大學先修科目”(AP)一部分,好萊塢影片、電影中看得到中文字,演員口出幾句中文對白,短短幾年,中國字樣的人、事、物彷佛成了“當紅”表征。
西方社會對中國文化的注重程度,也從杭廷頓圖書館建造中國“流芳園”看出端倪。過去杭廷頓圖書館的日式庭園,小橋、流水與竹林的傳統搭建,一直是外界一窺亞洲庭園風貌的最佳代表。如今中國園將不同于江南園林風格的揚州林園,企圖打造真正屬于中國蘇州的園林神話。
而洛杉磯地區各大型酒店也從早期日資的天下,逐步被“華資”蠶食鯨吞。南加州中國臺灣旅館同業公會理事李秉信表示,60至70年代初期,日資企業是亞洲在美國經營旅館的主流,然而至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后,日資逐漸淡出洛杉磯市中心的商業勢力。李秉信說,當時許多過去以寬松條件貸款給日資企業的銀行,如Sumintmo等開始緊縮資金,日資旅館受這波不景氣影響陸續破產。
他說,華資也從當時開始陸續出手,搶食這塊大餅。李秉信說,如今洛杉磯市叫得出的大型旅館,包括徐明豐的洛杉磯市中心朋那凡丘(Bonaventure)酒店、東帝士集團陳由豪的環球影城希爾頓(Universal Hilton)酒店、徐亨的洛杉磯國際機場希爾頓酒店、辜濂松家族位于托倫斯南灣的希爾頓酒店等,均為華資天下。
華資企業也開始投入中型及連鎖酒店營運,而中國在南加州展現的強勢,也顯現于各港口愈來愈多“來自中國”的貨柜。根據統計,2006年洛杉磯往來貨柜來自中國的最多,較2005年成長15%,硬是將位居多年的貿易大戶日本甩到第二位。
如今,偶然看到的貨柜列車上,每隔幾個貨柜即有一個標示“上海”、“中國”。中國在南加州代表的形象,再也不只僅限于華埠幾條街與佇立的孔子銅像而已。(來源:中國僑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