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有毒玩具到有害睡衣,中國被召回產品的名單還在一個勁兒加長。最新增加的項目包括《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雜志、狗糧和一次性筷子。這讓父母們、寵物愛好者們和愛吃外賣的人們——簡言之,就是全部美國人——不得不好好想想。
與此相比,中國的經濟卻能扛得住。一家中國媒體報道稱,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迄今為止,直接受到召回影響的產品案值7億美元。這還不到去年出口額的0.1%,與今年預計1.2萬億美元出口相比,就更微不足道了。受影響最大的玩具,僅占中國出口額的1%到2%。除此之外,就算美國人想封殺所有中國制造的玩具,要在美國國內或任何其它地方再造一個同等規模的產業,都將極為困難:中國大陸產品占據了美國80%的兒童玩具市場。
對中國公司來說,升級設施、提高質量控制以及增加員工都將是額外的成本。但是,由于工業企業的稅前利潤空間在7%左右,這些成本應該很容易吸收——特別是在公司能在提高質量的同時提高價格的情況下。更長遠的景象是,安全擔憂刺激了整合,導致剩余的公司產量更大。
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可以完全不理會安全擔憂。如果中國制造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代名詞,那么,中國為提升價值鏈所做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中國去年出口增長最快的產品中,有些屬于利潤空間較大的產品,如飛機零部件和輪船——兩者的出口都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0%左右。
如果品牌損害超出目前的低端產品范圍,痛苦就指日可待。中國政府對不合格的美國大豆提出針鋒相對的指控,乃是一種征兆,說明其擔心國產產品的安全問題還會衍生出更廣泛的影響。(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