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華旗資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馮軍,無法抑制他對公司最新產品“愛國者理想飛揚妙筆”的激動。馮軍表示,“妙筆”是他希望最終將其公司轉變為中國索尼的一個創新榜樣。
這只筆附帶著一副吸引人的白色耳機,當把其電子筆尖壓在用特殊隱形墨水印制的紙上時,這只筆會播放聲音文件。它能將一本看似普通的《圖書館指南》變成一種互動體驗,讀者只須點擊書上的圖片,便能聽到詳細的語音解釋。“這是一款……擁有獨特技術的獨特產品?!瘪T軍滿心歡喜地表示。
過去20年來,中國政府領導人一直渴望降低中國對外國科技和設計技術的依賴,因此打造民族研發資源成了產業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表示,必須“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不懈努力”。
中國政府官員的熱情產生了效果。國際經合組織在最近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從1995年開始的10年中,中國研發支出以每年19%的“驚人”速度增長。截至2005年,中國研發支出已達30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世界研發支出第六大國,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增加了1倍以上,至1.34%,達到與一些經合組織成員國相當的水平。
這些統計數字,加上人們對中國大學培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之龐大的談論,令美國、歐盟和日本的一些觀察人士擔心,他們的科技優勢即將受到威脅。但這些擔憂似乎被夸大了,至少從目前來看是如此。
盡管中國已輕而易舉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出口國,但在出口銷量中占據絕大部分比重的卻是外資企業。
在本土公司處于領先地位的領域,它們產品中的很大一部分價值,通常來自從美國和其他國家采購的集成電路軟件。分析師表示,中國要想在不久的將來,單獨對世界領先技術國家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它仍缺乏許多政策工具,或許甚至缺乏基本條件。
總部位于北京的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表示,政府激勵措施和研發投資有時用錯了地方?!皩嶋H上……這些政策幾乎與創新無關——中國決策者未能充分理解創新的來源,他們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內(通常是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利潤?!?/font>
與此同時,多數中國企業都將重點更多放在生產現有產品的更廉價版本上,而非開發新產品。當有需要時,它們可試圖通過并購或獲得技術許可來利用國際專業技術。重慶力帆汽車總裁王延輝表示,他的公司決定不再試圖開發其轎車車型所需的電子裝置、變速箱和發動機技術。
“我們覺得中國的整體研發水平較弱?!蓖跹虞x表示,“因此,我們與英國公司Ricardo簽訂了一份合同,讓他們幫助我們提升技術水平?!睂υS多中國公司而言,這種做法可能要比自主研發明智得多。
馮軍等理想主義者仍希望向前邁進,但對中國大部分人而言,這種抱負轉化為真正的創新,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作者?。停酰颍濉。模椋悖耄椋濉【幾g 何黎)(來源:青年參考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