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21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全球鷹’讓我們看到未來”。文章摘要如下。
它能在2萬米高空不停頓地連續飛行36小時。它是在22小時內從加利福尼亞飛越太平洋,抵達澳大利亞南部的首架無人駕駛飛機。它的先進偵察設備能在100公里半徑內捕捉到移動目標,能在10公里的區域內實現180萬像素的點成像,還能攔截電話和軍事無線電通信等電子通信。它不僅能實時傳輸數據,還安裝了預防攻擊的自我保護系統。它的自動駕駛能力非常高超,為未來的無人駕駛客機研發鋪平了道路。
從明年開始,美國的RQ-4“全球鷹”無人駕駛飛機將以關島為基地,在亞太地區執行日常偵察任務。
在關島指揮美國空軍第36聯隊的道格拉斯·歐文斯將軍說:“U-2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我們希望看到一種能綜合飛機和衛星特點的新飛行器,以圓滿執行搜集情報、偵察和巡邏的任務,滿足美國的情報需求。”
U-2高空偵察機已經服役超過50年了。雖然還沒有宣布退役時間表,但是,五角大樓的知情人士透露,U-2偵察機至少在2011年之前還會繼續服役。
明年9月,2架“全球鷹”就會出現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另外2架也會在稍后服役。美國空軍的高層人士去年說,關島的“全球鷹”偵察機數量在2013年會達到7到10架。
歐文斯將軍估計,負責“全球鷹”維修的后勤技術人員在70到100人左右,遠遠少于U-2所需要的技術人員數量。他們將負責無人偵察機的發射和回收,以及維修和管理事務。
為了迎接“全球鷹”的到來,安德森空軍基地興建了可以容納6架飛機的機庫。擴建計劃耗資5000萬美元,預計明年5月完工。
一些國家對購買“全球鷹”表現出了興趣。但是囿于和導彈相關的敏感轉讓準則(M TCR)的技術限制,華盛頓對于廣泛出口這項技術保持沉默。想購買“全球鷹”的國家包括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韓國。
有人駕駛的飛機依然在情報搜集和偵察任務中發揮作用,尤其是從戰術角度說。但是,在執行長時間任務時,無人駕駛飛機正在逐漸取代有人駕駛飛機,因為無人駕駛飛機的迅捷快速戰備能力,以及長時間在目標區域上空盤旋巡邏的能力,是偵察衛星不能比擬的。(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