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我國的網絡輿論還不全是原生態,而是比較地接近原生態。而原生態往往具有強大的魅力,值得我們去愛。
打開電腦,各種意見紛至沓來,說什么的都有。不錯,有的人無知而狂妄,有的人說話像小混混,有的人不可理喻,還有的人心懷惡意。但是,這正是原生態的特征。原生態不是一種顏色、一種聲音,不是只有美而沒有丑,只有善而沒有惡。重要的是原生態具備自凈能力。中國網民素質不低,具有判斷善惡美丑的能力,具有自發形成主旋律的能力。那位拋開自己的學生自己逃命不算,還在網上展示自己“追求自由與公正”的范美忠受到了壓倒性的批評,那位對中國人的災難幸災樂禍的莎朗·斯通受到了幾乎一致的譴責。而那些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則受到普遍的贊美。那一首《孩子,快抓住媽媽的手》感動了多少人!北京學子那一篇《千里尋母記》感動了多少人!
做宣傳的人不要自視太高,不要誤以為群眾沒有鑒別力,而要從網絡輿論中學習新的東西,生動活潑的東西,尖銳潑辣的東西,充滿生機的東西。有的人搞了一輩子中規中矩的宣傳,總以為每一篇東西都必須字正腔圓,光溜溜的無棱無角。他們見了網絡輿論很不習慣,說文章怎么能這么寫啊!對于這樣一些可愛的人們,我們要說,先生們,你要與時俱進呢!你要試著適應網絡傳播時代!
網民自己也要正確理解網絡輿論的自凈功能。批評就是一種自凈。不要以為批評就是不讓人說話,就是不民主。民主本來就是大家都可以說話,批評也是一種表達權,不讓批評本身就是反民主的。也不要輕言寬容。“人肉搜索”式的網絡暴力太殘酷,但正常的批評還是不可少的。寬容不是不分是非,不是寬容丑和惡。對人要寬容,對丑和惡不能寬容。無論是范美忠,還是莎朗·斯通,都還沒有作真正的道歉,一個說堅持自己的觀點,一個推說是口誤,這時候說寬容,是否早了一點?具體地說,范美忠的“不夠勇敢”應該得到寬容,但堅持曬丑的自由則不能寬容,因為他不是自己關起門來說話,而是在以自己的言論影響大眾。莎朗·斯通就更不是“口誤”二字能解釋她內心里對中國人的全部種族仇恨的。
網絡的監督作用也是傳統媒體所不及的。典型的例子是“華南虎”事件。29日,陜西方面正式宣布,華南虎照系假造。事件的主角周正龍已經被批捕,對事件負有責任的相關官員13人受到查處。這一事件之所以能水落石出,正是由于網絡上的眾多網民,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專家,窮追不舍,才讓真相大白。對于貪腐行為的監督效力也很可觀,對阜陽舉報人神秘死亡事件的追查令貪官無處逃遁。
網絡輿論還有強大的滲透力。西方認為,我們的媒體搞的是宣傳,不是客觀的報道。其實他們自己從來就不是客觀的,但至少比較注意形式,使之看起來好像是客觀的。我們的媒體缺乏經驗,往往以單色調、單音調出現。單色不成畫,單音不成樂,即使是真的,聽起來也像假的。網絡輿論則不然,它像長江大河,固然是泥沙俱下,卻極為壯觀,而且真實不虛。三月“藏獨”鬧事,網絡輿論空前一致地發出了怒吼,令境外敵對勢力不得不有所收斂。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他們說,不好了,面對的不僅僅是中國政府了,惹惱了中國老百姓了。
眼下,人們正在談論改進報道。網絡輿論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嗎?這是一個大課題,今天不研究,明天也要研究,總有一天要研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