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和諧建設中永不歇腳
林淑英 沈河區大西街道天光社區居民
我今年71歲,1994年1月從沈河區衛生進修學校退休。
退休后第二個月,我經過反復考慮,決定走出自己的小家走進和諧社會的大家,積極參加“講奉獻、獻愛心”的義工隊伍,一干就是14年。
我先后被評為省、市、區乃至全國的優秀志愿者和先進志愿者。我的事跡在《遼寧日報》、《沈陽日報》、《中國人口報》、《獨生子女雜志》等刊物進行報道?,F在回想起來,我能夠默默奉獻十四年,主要源于我有堅定的人生信念,并在活動中體會到快樂,實現了人生價值。
一、退休不退色保持共產黨員本色。我是一名老黨員,在工作崗位期間,一直干的也很出色。退休后,我也就不能把自己養起來、封閉起來。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還要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如果不走出去關起門來,在自己家庭的小天地里怎么能發揮作用呢?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又怎么體現黨員的本色呢?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走出家門,走進社區,為居民群眾服務。
二、叫響我是共產黨員。進入義工隊伍后,大西街道黨工委深入開展了“實踐黨章,叫響我是共產黨”的教育活動,我參加了活動,很受教育和鼓舞。我們社區也成立了社區黨員服務中心。我就第一個報名,還主動參加服務站的黨員值班,進行志愿服務。為黨員講黨課,為青少年講文明出行、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知識。一有時間還為黨員群眾義務測量血壓,協助社區黨委做些文字方面的工作,有時還參加黨委走訪慰問困難群體。年齡大了,有時一天很忙碌、很辛苦,但在活動中覺得很充實、很快樂、也很感動。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把“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叫響,并成為鼓舞我、鞭策我、教育我的前進動力。
三、激情涌流實現人生價值。從小時起,我就是一個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人。工作、生活我做的都是井井有條,總覺得人要活著就應該活出個樣來,通俗講“不白活一回”這是我做人的準則,因此我也是一個“忘記年齡的人”。我從不認輸,雖然現在已是古稀之年,但我從來不這樣看,也不這樣想……,我覺得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但實現人生的價值卻是無限的。我要爭分奪秒,在我有限時間里,全力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務中去,為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一點余熱,做出一點貢獻!(來源:搜狐 編輯:劉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