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這兩天,法國熱鬧了。平時就算是你丟了東西、出了車禍,也不容易見到的法國警察,從2月1日開始,天天在公共場所轉悠了。為啥?禁煙!
為此,中國外交部特別提醒中國公民:赴法要注意遵守禁煙規定。法國的禁煙舉措雖然看似溫和,提出“三部曲”:提價、罰款、設立禁煙區;但政府派出的17.5萬名“煙警”伸著脖子,只要在公共禁煙區“嗅”出違法者,就施以75歐元以上的罰款。這種幾乎不計代價不留退路的堅決態度,向全世界傳遞出一個極為響亮的聲音:禁煙,刻不容緩!
去年11月,紐約市市長、億萬富翁邁克爾·布隆伯格宣布,他私人出資1.25億美元,支持5個反吸煙組織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禁煙活動。歐盟委員會負責衛生和消費者保護委員馬科斯·基普里亞努甘當推手,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將尋求實施一項‘廣泛禁令’,使歐盟27個成員國的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p>
于是乎,“禁煙風暴”來勢洶洶,席卷歐洲。連處處強調“政治正確”的英國人,也開始“歧視”煙民。英國《每日鏡報》去年11月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竟有76%的英國煙民贊成在酒吧禁煙。
當一支煙被點燃,并被一口一口地吸入體內時,一襲白衣的“妖精”正順著呼吸道,開始一場健康掠奪之戰。據統計,吸煙每年花掉英國國家醫療保健系統15億英鎊,致死12萬英國人。這個數目是該國因車禍、酗酒、吸毒、謀殺和感染艾滋病致死人數總和的5倍。
盡管英國的禁煙法令要到今年7月1日才開始實施,但一天能抽20支“萬寶路”的哈里王子宣布,開始戒煙。綽號 “煙灰缸”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也決定,今后不再在公共場合吸煙。
王室如此,平民亦然。一時間,“煙民”受盡排擠。2007年元旦實施禁煙的香港,因為遍布街頭的垃圾桶頂著一個個金屬煙灰缸,新年之后成了“煙兄煙弟”圍桶“取暖”之地。更有甚者,有人呼朋喚友,在禁煙日到來之前鄭重地挑選一家餐廳,要在一起最后一次噴云吐霧,表達對“小白棍”的“哀悼”。
可是,當下最猛烈的禁煙之風還沒有吹及中國大陸。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13億吸煙者,其中3.5億在中國,而且中國每天仍有8萬名青少年成為煙民,總數已經達到5000萬!許多青少年更因為吸煙而慢慢染上毒癮。
中國禁煙,屢“禁”不“絕”,多乎哉,不多也!
(2007年03月01日
《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