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四年過去了,盡管美國退伍老兵費爾·格雷科仍背著“盜撈”的犯罪嫌疑,但他藏在洛杉磯家中的2.3萬件中國古董已越來越少。發達的互聯網讓他輕易繞過公開拍賣文物的法律障礙,將古董賣給了私人收藏家。似乎無人能夠阻止他的“黑手”,伸向南海深處的中國沉寶。
瞞天過海20年
2003年8月,紐約格恩西拍賣行接受一家名為“牧馬尋寶公司”的委托,準備公開拍賣一大批漢唐陶瓷、明代花瓶等中國珍寶,底價總計1500萬美元。就在拍賣槌即將敲下的那一刻,菲律賓國家博物館突然喝停,理由是“牧馬尋寶”涉嫌非法打撈與走私。
中國文物怎么會在紐約拍賣,又為何被菲律賓政府喝停?這背后是一個海盜式撈寶故事,費爾·格雷科就是那個海盜。
費爾·格雷科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老兵,曾參加越戰。1972年,當他離開越南時,身上的大背囊里,裝滿了《南海古貿易調查報告》、《東南亞考古現狀》、《中國古董》等書籍。回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格雷科前往非洲馬達加斯加尋寶。沒想到首次下海就撈到了金塊,格雷科發現尋寶才是財富之路。
由于熟悉亞洲文化,格雷科認定南海海域內沉沒的中國古船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巨大寶庫。他立即回到亞洲,瞄準了菲律賓、印尼及越南附近海域。他先在菲律賓住了至少10年,與菲律賓班乃島、棉蘭老島以及布蘇安加島一帶的漁民混得爛熟,搜集當地漁民講述的海底沉船故事。
其間,格雷科在香港成立了名為“牧馬尋寶”的公司,籌措尋寶資金、招募文物行家。另一邊,他千方百計與菲律賓國家博物館負責人攀上交情,了解該國撈寶手續底細。暗中,格雷科已經招募了數百名菲律賓漁民中的潛水高手,集合他們打撈海底沉船上的“瓶瓶罐罐”。
在后來接受《洛杉磯時報》采訪時,格雷科描述了他的臨時撈寶隊:“他們沒有專業的潛水服,甚至連氧氣瓶都沒有;專業一點的,就在腳上綁上木制的踏板權當潛水員的腳鰭。”他承認自己20年的海底尋寶行動中,具體情況從不為外人所知。“大多數國家都還沒意識到水下文物的價值,一旦它們知道價值,那我們就沒法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