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拉夫的反擊
當地時間9月10日上午8點45分,PK-786次航班客機準點降落在伊斯蘭堡國際機場。
飛機剛一著陸,100名全副武裝的特警就團團圍住了客機,并指令客機滑到遠離候機廳的一條跑道上。一名警官登上客機,要求謝里夫交出護照,并隨他下飛機。謝里夫當場予以拒絕。他向警官提出了三大條件:一、保證他下飛機后不會遭逮捕或驅逐;二、由他本人親自將護照送到海關官員那里;三、馬上派一輛巴士,讓他本人、助手和隨行 記者一起上車。
雙方僵持了90分鐘,警官最終做出讓步,讓謝里夫和助手以及記者們下飛機,登上一輛機場巴士,直接開到候機樓貴賓室。途中,謝里夫興奮地對記者們說:“7年之后,我終于夢想成真、重返故國了。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紐約時報》的一名隨行記者注意到,此時,離PK-786次航班客機不遠處,停著一架軍用直升機,螺旋槳一直轉動著;他和其他同行手機的信號都出了問題,根本打不出去。
隨行記者們還注意到,謝里夫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走進候機樓貴賓室的。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帶著兩套政治行動方案回巴基斯坦的。
謝里夫的第一套方案:在9月15日至10月15日巴基斯坦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爭取到足夠的支持力量,以最終阻止穆沙拉夫競選連任。如果一切順利,穆沙拉夫將于10月15日被迫下臺。此后,議會議長出任代總統,主持新的總統選舉,然后投票選出新總統。為此,一旦穆沙拉夫允許他留在巴基斯坦,他將首先“殺”回老家拉合爾省——他的政治發祥地。拉合爾省距伊斯蘭堡約390公里,途經旁遮普省。這段短短的路程,他打算走上整整3天,沿途大力造勢,與支持者們“加強感情”。第二套方案則要簡單很多:如果他被逮捕,那么他的支持者們將掀起全國性的大規模示威游行,從而迫使穆沙拉夫提前下臺。
穆沙拉夫顯然不會讓謝里夫順利實施第一套方案。在PK-786次航班客機落地3小時后,巴審計局高級檢察官卡茲突然手持逮捕令出現在貴賓室,當眾宣布謝里夫因“洗錢和腐敗罪”被拘禁,罪名是“涉嫌數年前通過一家糖廠洗錢,金額高達2120萬美元”。卡茲告訴謝里夫,他面臨的選擇是“要么坐牢,要么走人”。謝里夫當眾選擇“寧愿坐牢”。
但是,穆沙拉夫也沒有給謝里夫坐牢的機會。一個小時后,巴軍警突然采取行動,40余名特警沖進貴賓室,制伏謝里夫身邊的4名保鏢,拽起謝里夫就往外走。謝里夫一臉 憤怒,但沒有反抗。記者們透過窗玻璃看到,謝里夫乘坐一輛巴士,被“送”進了一架飛機。幾分鐘后,飛機騰空而起——謝里夫被驅逐出境了。
巴新聞部長隨即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在謝里夫被拘禁期間,我們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坐牢,二是按此前他自己的承諾回到沙特,他最終選擇回沙特,我們安排專機為他送行。”
數小時后,押送謝里夫的專機在沙特城市吉達降落。據透露,他通過王室專用通道離開了機場,然后由一隊閃著警燈的車隊送回距美國領事館不遠的“謝里夫宮”。
這一回合,謝里夫又敗在穆沙拉夫手下。
事實上,在這場斗智斗勇的交鋒中,穆沙拉夫似乎早已預料到了謝里夫的策略,因此沒有給后者任何實施既定方案的機會。據巴基斯坦《黎明報》9月9日披露,穆沙拉夫 早就制定了一套應對謝里夫回國的計劃,具體如下:一是立即對謝里夫提出指控,將其押往阿托克監獄看押;二是用直升機將其送回伊斯蘭堡的寓所,軟禁起來;三是立即將他驅逐出境。
在謝里夫抵達伊斯蘭堡之前,巴政府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宣布伊斯蘭堡機場為軍事禁區,建議機場周圍五公里范圍內的居民呆在家中。穆沙拉夫親自調來的一架“空中客 車”A-310客機,9月10日一早就秘密停在了機場內。他還親自與沙特的阿齊茲王子通了電話,獲得了允許謝里夫回沙特的保證。于是,穆沙拉夫決定:驅逐謝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