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盡管薩科齊對自己的首次訪俄充滿信心,但是目前看來,普京似乎并不“買帳”,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兩國的立場依然相去甚遠。
10月9日,薩科齊作為法國元首首次訪問俄羅斯,并將伊朗問題作為此次訪俄的重要議題,希望以此促進法俄關系。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10日在克里姆林宮與薩科奇進行了會談,會后雙方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
在伊朗問題上,顯然普京拒絕了來訪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建議,強調在伊朗核問題上俄羅斯不會追尋法國的立場
普京表示:“我們沒有情報顯示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也沒有這方面的實際證據。我們將基于伊朗沒有發展核武器計劃的原則開展下一步行動。” 伊朗已經與聯合國和俄羅斯展開有效合作,這種合作還將持續下去。普京還指出,伊朗的核計劃應該盡量公開、透明,與其他國家一樣,俄羅斯也非常關心這一問題。
《泰晤士報》認為,普京的講話內容顯然與薩科齊的立場背道而馳。自當選法國總統以來,薩科齊一直關注伊朗問題,試圖與美國一道通過制裁等強硬手段迫使伊朗放棄鈾濃縮計劃。
薩科齊對記者說,經過“坦誠”的會談,雙方的立場更加接近。他說,在伊朗問題上,俄羅斯已經表示愿意與法國和美國一道加大對德黑蘭的制裁。此外,薩科齊還希望改變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的立場。不過,顯然普京表現的態度與薩科奇對媒體透露的消息并不完全一致。
薩科齊曾將普京稱作是一位實用主義者,并自認為可以說服普京。在一系列問題上遇到尷尬后,薩科齊表示“法國不希望給任何人上課”,普京對待接受善意的建議應該持更加開放的態度,同時指出俄羅斯在民主、人權和其他問題上與本國的國際地位并不相符。
不過,為了拉近關系,薩科齊在記者會上稱呼普京為“親愛的弗拉基米爾”,但是普京沒有投桃報李,而是列出了一個“冷冰冰”的商業清單,指出俄羅斯在天然氣供應方面與歐洲的關系密切,歐盟25%的天然氣進口都來自俄羅斯。
普京的總統任期將于明年結束,薩科齊微笑著表示,他已經邀請普京訪問法國,作為其卸任后出訪歐洲的第一站,但是普京并沒有露出同樣的笑容。相反,普京指出,他正在考慮繼續留在政界,還可能競選總理。(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