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掃雷教材
在戰火紛飛的34天里,陳代榮他們完成了1800多項戰地任務。
一個黎巴嫩老人顫巍巍地拉住來自中國的小伙子們:“感謝中國!”成千上萬的黎巴嫩難民像這位老人一樣,不顧路途艱辛,找到中國軍人的營地……陳代榮和他的工兵營,獲得了聯合國維和勛章。在授獎儀式上,駐當地的維和部隊司令克勞迪奧將軍說:“中國工兵營是28年來駐黎維和部隊中表現最出色的維和分隊之一。”
2006年8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接見中國維和官兵代表,贊揚他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2007年3月,聯合國新任秘書長潘基文走進駐黎中國維和部隊:“中國軍人,你們辛苦了!”
在黎巴嫩,還活躍著不少外國商業掃雷隊,他們沒有不知道陳代榮大名的。許多商業掃雷公司和組織,曾多次高薪邀請陳代榮為其傳授掃雷技術。但陳代榮對戰友們說:“他們兜里裝的是錢,我心里裝的是中國軍人的尊嚴和志氣。”
正是中國軍人的尊嚴和志氣,讓陳代榮在黎巴嫩期間有了一次了不起的創舉。
抵達黎巴嫩后的一天,中國維和工兵營與某國掃雷隊接觸,希望借鑒其掃雷作業程序,以便逐步熟悉黎巴嫩的雷區,從而獲得資質認證,進入任務區進行作業。“對不起,我們的掃雷作業程序是受知識產權保護的。”對方彬彬有禮的拒絕,讓陳代榮心里很不是滋味。“陳代榮,你如果不帶隊通過聯合國的掃雷資質考核,你就不是個男人!”他在心里狠狠地罵自己。
陳代榮一臉嚴肅地將戰友們召集到一起,組織了一個攻關小組,任務只有一個:寫出中國人自己的掃雷作業程序。時間緊迫,他就在每天10個小時的掃雷任務之后,加班到凌晨兩三點進行研究;資料缺乏,他就地取經,找聯合國駐黎巴嫩地雷行動協調中心和黎巴嫩政府借閱資料……
6個月后,一本272頁、共計35萬字的《掃雷標準作業程序》,送到了聯合國駐黎巴嫩地雷行動協調中心。聯合國的官員們睜大了眼睛:“陳,別的國家3年才能做出這么一份掃雷標準程序,你只用了半年?”
陳代榮沉靜地點點頭。
“你們是真正的男人。”臉上寫滿欽佩的聯合國官員,將一本聯合國和黎巴嫩政府共同頒發的《掃雷資質證書》,交到了陳代榮手上。他和戰友們成為我軍首支通過國際掃雷資質認證的專業掃雷隊伍。
陳代榮走出來的時候,眼角淌著淚。沒有人知道,為了這本《掃雷資質證書》,他和戰友們吃掉了幾十箱方便面,用掉了20多公斤的草稿紙,每個人都掉了10多斤的肉。
此后,陳代榮一發不可收拾,匯編世界各國的地雷知識,出版了60余種手冊,總結出26種科學排雷方法,研制成功6種排雷新裝備。他編寫的《國際人道主義掃雷手冊》,被聯合國確定為援外掃雷基本教材。
妻子的心跳
陳代榮創造了一個零傷亡的奇跡——在他掃過的雷區,至今都沒有發生過雷患。
戰友們看到這個數據會驕傲;同行們看到這個數據會羨慕。但是,有一個人看到這個數據時,眼淚紛飛。這個人就是陳代榮的妻子王雅紅。“他說掃雷很美,能讓這個世界少一份危險。可對我來說,掃雷太可怕了。一聽到他要去的地名,心就要跳出來……”
陳代榮早就讓王雅紅心跳過。那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陳代榮給在江西讀大學的高中同學王雅紅寄了一封信,要給她介紹男朋友。信中說:“你對相片里的這個人有什么看法?如果覺得這人可以,就相處;如果覺得不行,就說出哪里不行,請仔細評價。”王雅紅掏出隨信寄來照片一看,不禁嚇了一跳——照片中的人不就是陳代榮自己嘛!
那時的心跳是幸福的。二人結婚后,陳代榮讓王雅紅心跳的次數更多了——不同的是,這成了對王雅紅的煎熬。丈夫整天與地雷和炮彈為伍,王雅紅不能不擔心!
陳代榮常年累月不在家,夫妻二人僅有的感情積蓄,就是一大箱書信。孩子出生時,正趕上陳代榮在中越邊境掃雷。他只有10天的探親假。第一天,孩子“賴”在娘肚里不出來;第二天,還沒生。第三天,陳代榮沉不住氣了。他碰見醫生就問妻子什么時候能生。醫生火了:“有你這么急著當爹的嗎?”陳代榮眼圈一紅,老老實實地對醫生說:“我還要回去掃雷……”醫生驚呆了。于是,院長親自主刀,替他把一個大胖小子抱了出來。臨別那一刻,望著剛出世的兒子,陳代榮淚如雨下。
“那是我第一次看見他流淚。”王雅紅知道,她的丈夫在這20多年里,已親手排除地雷及其他各種爆炸物2100余枚(件),等于是與死神親密接觸了2100多回,但他并不膽怯。不過他也有“感情弱點”——對家人的愧疚。
在得知陳代榮當選十七大代表時,王雅紅只有一個念頭:開會這些天,總算不用為他提心吊膽了。(來源:《環球人物》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