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布什政府“很失望”
自1969年以來,除了卡特,格林斯潘和美國的其他總統都共過事。所以在回憶錄中格林斯潘對歷任總統都有評價,從尼克松到福特、里根以及老布什,格林斯潘的評價頗為坦率,有褒有貶。他說尼克松“敵視所有人”,里根“有無比清楚的保守主義”,老布什的執政 “經濟是其軟肋”;即使是克林頓,雖然格老“不喜歡他嬰兒潮一代的教養和他對搖滾樂的喜愛”,但他們還是“保持著良好親密的關系,幾乎無話不談”。在格林斯潘排行榜上,只有現任總統小布什,遭到了言辭最為激烈的批評。
格林斯潘還在任美聯儲主席時,他從來不具體批評共和黨或者民主黨中的哪個政治家,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他的公開評論將在政治與經濟圈內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一次,格林斯潘則用不少的筆墨總結了對于小布什深深的失望。他說自己曾敦促小布什否決失控的財政預算,但沒有成功,“不行使否決權成為布什的一大特點”,“在我看來,布什的合作而非對抗手段是一個重大錯誤。”
他認為布什過于看重自己在競選時的承諾,為此增加了很多開支,比如醫療保險。他還駁斥了共和黨“赤字并不要緊”的觀點,并認為當權者對于“嚴謹討論經濟政策”和評估經濟政策的長遠后果二事都很輕視。格林斯潘坦言,當布什忽略他的大多數建議時,他對新的行政當局的熱情就冷卻了下來。
對于現任政府中人,格林斯潘也沒少批評,雖然這些人大多都是他的老同事,比如副總統切尼。格林斯潘感嘆說,人們的想法和理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很大的改變,布什和切尼贏得了2000年大選,“當時我認為我們有了一個大好機會,去提前實現有效的、有經濟實力的保守黨政府和自由市場的理想”,然而“我很快看到我的老朋友突然轉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而對于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同屬共和黨陣營的格林斯潘則稱他們“為權力放棄原則”,因為極力通過有利本黨利益卻損害國庫的開支政策是不智之舉。
格老對布什政府財政政策提出的批評,白宮自然不能充耳不聞,9月17日,白宮的新聞發言人專門發表聲明稱,布什政府代表美國人民的安全利益行事,沒有錯誤可言,事實證明,政府減稅是保持經濟增長的最好決定之一。當然,除了辯解之外,發言人佩里諾還是不忘表示:布什總統對這位美聯儲前主席十分尊敬。
“他是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在人們的記憶中,格林斯潘是一位化解危機的高手,他曾帶領市場走出1987年的股市崩盤和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2001年,在美國遭遇科技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之后,他果斷地采取連續降息舉措,力挽狂瀾。
但與此同時,這位世界金融舞臺上的魔術師也并非招招都得到好評。有經濟學家把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產生歸咎于美聯儲長期將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比如《福布斯》雜志總裁就直截了當地說,“美聯儲是制造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多少有些回應批評的意思,格林斯潘也在回憶錄里回顧了任期內發生的一些經濟事件和他曾做過的決定。他認為全世界利率的走低,是冷戰結束、全球化、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以及市場開放、勞動力價格便宜所致,并不是美聯儲獨自可以決定的。他傾向于比較寬松的住房抵押貸款條件,雖然他也知道有些次級貸款者是有信用污點或是低收入的,給他們貸款會增加金融風險,但是他認為那仍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凹幢憧赡芤蛲ㄟ^降低利率而催生我們最終必須承擔的某種通脹泡沫,不過我們愿意冒這個險。”
格林斯潘樂觀地預言: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但是出現經濟衰退的幾率不到50%。他呼吁美國民眾:應該對經濟保持“警覺”,但不必過于緊張。
雖然格老樂觀,但《動蕩年代》的書名仍然讓人們不安,對此格林斯潘解釋:“如果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靈活的金融經濟體系,我們本來就能接受它的動蕩和極端,不過前提是不能有高失業率或經濟風暴。當我們進入21世紀,動蕩或許是維持世界經濟保持高增長性的必要條件?!?/p>
歷史無法假設。事實卻再一次證明,無論格林斯潘的預言結果如何,他的言語威力依舊。
開了金口的格林斯潘,還是穿著他的深色西服,戴著黑框眼鏡,不茍言笑地旁觀著他引發的又一次“蝴蝶效應”。(來源:《環球人物》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