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這些天,在巴黎,在整個法國,人們談論著同一個話題:薩科齊和塞西莉亞離婚了。“這一回是真的!”
一時間,本是愛麗舍宮關起門來的家事,卻在法國上上下下掀起軒然大波。連與此同時法國交通系統舉行的自199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全國大罷工都黯然失色,總統夫婦分道揚鑣的照片成了所有媒體的頭條新聞。
這并不僅是因為薩科齊夫婦與眾不同的魅力,更因為他是法蘭西共和國第一位在任離婚的總統。當婚姻與政治糾葛在一起,這事非同小可!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0月1日,薩科齊對保加利亞進行國事訪問,順便看望不久前被他的夫人塞西莉亞救出來的醫護人員。這是一個多么好的外交轉機啊,夫唱婦隨。可是,人們發現,塞西莉亞竟然沒在丈夫身邊,總統薩科齊在唱獨角戲。
雖然法國人已經習慣了他們新任的“第一夫人”特立獨行,可是這一場合的缺席實在異常。因為拯救被利比亞扣留的醫護人員,是塞西莉亞作為“第一夫人”為法國完成的第一次外交任務。此次回訪,是應有之義。當媒體緊咬不放地追問,薩科齊一如既往地給自己解嘲:“塞西莉亞不在我身邊,好像我們被拆散了一樣……”
繼而,他又馬上機敏地把話題轉到夫人如何營救醫護人員上:“塞西莉亞在利比亞決定性的一步,并不是跟那個恐怖的卡扎菲大將軍談判,而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安撫受害兒童和家屬身上。”
可是,“被拆散”這樣的關鍵詞已經逃脫不了媒體的注意了。
“他們分手了嗎?什么時候?” 總統夫婦的婚姻狀況很快又成了法國甚至歐洲媒體關注的焦點。
自2005年塞西莉亞曾出走紐約之后,薩科齊夫婦兜兜轉轉的婚姻故事早已為媒體熟悉。但是,沒有人想到,他們會在這個時候離婚。
薩科齊上任僅5個月,塞西莉亞不久前還下定決心輔佐丈夫成為一個完美的國家元首,愛麗舍宮的歲月才拉開光鮮的大幕,怎么會戛然而止?可是,也沒有人敢輕易放棄這個“離婚謠言”,畢竟他們曾經分手過,誰能斷言不會第二次分手?
媒體炸鍋,總統噤聲
最先明確說出薩科齊和塞西莉亞已經分居的媒體是10月11日的瑞士《日內瓦論壇報》,其中甚至包括“將于15日在南代爾法院辦理離婚手續”的細節。在薩科齊總統離婚的消息上,法國媒體走了出口轉內銷的路線。
10月12日,法國地方日報《共和國東部報》的網站掛出十分醒目的大標題:“愛麗舍宮應該會公布薩科齊和塞西莉亞正式分手的消息”。 “據內部人士透露,總統府發言人代維·馬提農將宣布第一夫婦離婚的消息。”文章還有鼻子有眼地說:“‘第一夫人’塞西莉亞,已經允許某雜志拍了一組個人寫真,用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報道他們分手的事情。以后事情會走得更快,總統夫婦會在南代爾市法院面對法官的離婚宣判……”
《共和國東部報》消息一出,法國媒體立馬炸了鍋。記者紛紛圍攻總統府發言人馬提農,使他狼狽不堪。電視上,他勉強硬挺著:“對報紙的謠言,總統府不做任何評論。”
接下來的一周,薩科齊異常沉默,完全沒有了聲音。一改以往滔滔雄辯的氣勢,也沒有過去一提私事就一副斗雞似的架勢。于是,總統府發言人馬提農再次成了被糾纏的對象。例會上,他只得一上臺就提前聲明:“朋友們,有關總統夫婦的事情,總統府一概不做答,沒有任何解釋,你們有其他事情歡迎提問。” 有記者起哄:“那您能確認 ‘總統府對此確實沒有任何解釋’這件事嗎?”急得他差點沒從講臺上跳下去。
媒體又把鏡頭對準薩科齊身邊的幕僚。有趣的是,大家眾口一詞,要么對媒體拒絕表態,要么數落媒體“這是你們炒作!”。比較誠實的人則講:“這樣的事情,從一開始就不屬于我們該討論的話題范圍,總統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講過這件事,對我們來說,(薩不跟別人講)這很正常。我們從來就沒想過跟他談他的私事。”
更微妙的是,“炸開鍋”的都是一些地方報紙、電視娛樂頻道、八卦雜志和新聞網站,法國的主流平面媒體只字不提。這或許與薩科齊的“媒體影響力”密切相關。
早在薩科齊競選前,這一現象就露出了苗頭。2005年8月,以獨家圖片為主要賣點的巴黎《競賽周刊》封面刊登了薩科齊夫人塞西莉亞和情人阿迪亞茲在紐約的一張照片,總編輯因此被該周刊的東家阿爾諾·拉卡岱解雇。拉卡岱是當時的內政部長薩科齊的好朋友,對他言聽計從。拉卡岱的旗下媒體還有《星期日報》以及歐洲一號電臺。另外,買下法國最大的電視臺TF1的馬丁·布宜格是薩科齊和塞西莉亞所生兒子路易的教父。
薩科齊剛就任總統時,外出度假,給他提供私人飛機和豪華游艇的伯羅雷則是數字電視臺Direct8的東家,他同時擁有免費日報《新聞早報》和全國大報《世界報》。而商業日報《論壇報》的東家,也是薩科齊婚禮的證婚人。以至于有一次薩科齊半開玩笑地對一群記者說:“你們的老板,我全認識,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