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 “從2008年開始,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誤擊、誤炸、誤傷平民的事故將顯著減少!因為只需幾分鐘,我們就可以判定,眼前的人是敵人還是朋友?!庇小罢◤椃蛉恕敝Q的美籍越南裔炸彈設計專家安東月,日前在介紹自己的新作——“盒子試驗室”武器系統時,難掩得意之色。
“盒子試驗室”
安東月是一個40多歲的漂亮女人。不熟悉她的人絕對想不到,她居然是殺人如麻的美軍的“幫兇”——五角大樓反恐怖戰爭的科技顧問、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的首席科學顧問。
“盒子試驗室”,是安東月親手“搭建”的新型武器系統。據透露,2008年年初,它將裝備駐伊美軍。
據安東月介紹,“盒子試驗室”正式裝備軍隊后,駐伊美軍和伊拉克政府,將大量采集伊拉克人的指紋及其他體征,并將相應數據錄入數據庫;同時,8.5萬種最常見的路邊炸彈和土制武器的相關資料,也將被錄入數據庫。此后,駐伊美軍一旦發現可疑目標,就可通過“盒子試驗室”的衛星系統和數據庫,在幾分鐘內判定其“危險度”?!八鼘⑹乖S許多多的伊拉克無辜平民免遭傷亡厄運!”
“眼下,數百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正在學習如何操作它……不管什么時候,前線官兵最想知道的只有三件事:是放嫌疑人走,還是將其扣押,或是將其當場擊斃?裝備‘盒子試驗室’后,他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安東月透露,如果效果足夠理想,五角大樓將投入3400萬美元,在伊拉克全境部署這一系統,以減少對伊拉克平民的誤傷,進而改善美國的全球形象。
南亞大地震或由她引發
在美國軍界,已投身炸彈研究24年的安東月,有個響當當的綽號:“炸彈夫人”。56%的美軍現役炸彈彈頭,是由她牽頭研制的;裝填在美軍各類導彈、炸彈、魚雷和槍榴彈上的炸藥,一半以上也是她的“杰作”。
不久前的一天,安東月一邊熟練地給女兒涂指甲油,一邊聊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清楚地記得西貢被北越軍隊攻克時的情景。那年(1975年)我才15歲。我哥哥是南越空軍的飛行員。在西貢陷落前夕,他將我們塞進了一架要撤離的直升機。但直升機里實在太擠了,父母只好讓我丟掉裝著我所有童年記憶的背包。我是一路哭著離開西貢的。”
離開越南后,安東月一家輾轉于菲律賓,以及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難民營,最后總算在馬里蘭州安頓下來。
“初到美國時,我一心想當作家?!卑矕|月說,直到現在,每當看到窗外的落葉,她就會產生一種寫詩的沖動。后來,她也曾夢想成為醫生,但可惜被查出患有天生的暈血癥。
“我這輩子應該做什么工作呢?”直到1983年,即將從馬里蘭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時,安東月仍在問自己。很快,急于找份工作的她,“糊里糊涂”地加入了美國“海軍水面戰爭中心”,從事爆炸物研究工作。她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為美國軍艦上的主炮研發炮彈彈頭。
讓“海軍水面戰爭中心”負責人刮目相看的是,這個美麗的東方女性,居然有非凡的炸彈研究天賦。幾年間,安東月研制出一個又一個新型彈頭,成績遠遠超過那些“資深”的男科學家。于是,她成了該中心的骨干——1991年至1999年,美國海軍所有的基礎爆炸研究,以及高爆彈藥研究項目,均由她負責主持;1999年底,她更是一躍成為該中心水面水下爆炸物和武器系統研究項目的總負責人。
2001年10月,五角大樓決定對阿富汗開戰。將軍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研制出一種新型炸彈,專門用來對付藏在洞穴內的拉登和“基地”組織成員。接到研發任務后,安東月立即率100名科學家,在印第安海德實驗場內忙碌起來。
67天后,BLU118/B型溫壓炸彈誕生了。它在洞穴或山洞內爆炸后,能迅速耗盡周圍的氧氣,使區域內的生命體窒息而死;爆炸產生的高壓和沖擊波,甚至能在摧毀洞內關鍵設備及電子設施的同時,確保洞口完好無損?!澳愫喼辈桓蚁嘈牛谶@個研發團隊中,居然有一半是女性,而且都是有孩子的母親?!卑矕|月曾“驕傲”地說,研發這種炸彈,通常都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而他們只用了兩個多月。
2002年3月3日,阿富汗戰場,一枚重達910公斤的BLU118/B型溫壓炸彈,轟然爆炸,大地隨之震顫。但沒過幾天,安東月便招來了猛烈的抨擊。許多人權活動家將溫壓炸彈稱為“大屠殺炸彈”。俄羅斯科學家則指責說,“那簡直就是一個‘潘多拉盒子’,2005年的南亞大地震,很可能就是由于美軍在阿富汗頻繁使用溫壓炸彈而引發的!”
對外界的批評,安東月當時未予理會。后來,她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的信條是: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而進攻需要更大、更有威力的炸彈……我不管別人怎么評價我設計的炸彈,那是別人的事。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壞人,如果你不夠強大,你就只能等死……我研制炸彈的目的,就是想讓別人知道,他們不要挑釁美國。因為你有槍,我們就有機槍;你有手榴彈,我們就有大炸彈!”
安東月對美國的忠誠,以及在彈頭設計上對戰爭的支持,為她贏得了不少“榮譽”:美國海軍部長授予她“海軍科技進步阿瑟·比森獎”;2007年,她領導的科研小組榮獲“2007國家安全勛章”;五角大樓為她立傳——《改變世界:女科學家的真實故事》;美國“發現頻道”以她為核心,制作了“未來特種武器”專題片……
寧愿回家烤蛋糕
2004年底,安東月開始帶領她的精英研究班子研發能分辨“敵友”的武器系統。2006年,安東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訪談節目中,首次向外界介紹“盒子試驗室”時,節目主持人驚訝不已:“以前只追求殺傷力的安東月,現在開始考慮誤傷問題了!”
“當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幅又一幅平民被美國炸彈——其中許多是我和同事們設計的炸彈,炸得粉身碎骨的慘景時,我的心在顫抖……我開始質疑‘殺傷力越大的炸彈越能解決問題’的觀點?!卑矕|月說,這使她開始想遠離炸彈,轉而研制“只殺敵人”的新型武器系統?!拔业醚兄瞥鲆环N新‘武器’,一套能識別‘敵友’的武器系統?!卑矕|月認為自己找到了兩全其美的辦法。
“頓悟”后,安東月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不久前,她故地重游,到印第安海德實驗場探望老友,其間曾痛定思痛:“現在,我寧愿回家去烤蛋糕,而不是再去設計炸彈或炸藥!”
安東月還給一位老友講了一個故事:“每周六,我都得在廚房里洗洗涮涮。一次,5歲的兒子追著我問:‘媽媽,你的工作是什么呀?’我告訴他:‘媽媽在制造炸拉登的炸彈。’有一天,兒子在跟小朋友們玩時,竟脫口說道:‘我媽媽是造炸彈的,不服就炸你們!’”從那以后,安東月開始考慮自己的工作可能對4個孩子造成的潛在影響?,F在,她不許孩子們擺弄玩具槍,甚至不讓他們看《哈利·波特》,“因為那里面有暴力場面!”(來源:《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