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11日說,貪官受賄就砍掉他們的手。他的這番話出自一次與政府官員和國家杜馬黨團領導人的會議。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在談及受賄現象的嚴重性時說,如果想蓋個公寓樓,建筑商就得給每名對此有發言權的相關官員“手里塞些東西”。
“最好把那些手給砍掉,”普京評論說,“這也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必須堅持考慮這個問題,并做出反應。”俄當選總統梅德韋杰夫也出席了這次會議。他曾承認相當多的官員存在腐敗問題,呼吁加大打擊力度。
腐敗是當今俄羅斯突出的社會現象。蘇聯解體后,急劇轉型的社會出現了價值體系真空、社會組織真空和法律管理體系真空,出現了許多空子,為腐敗行為提供了大行其道的空間。據俄羅斯去年的一份調查,俄羅斯人每年送出的“好處費”達30億美元,工商業界送的“紅包”以千億美元計。據說,2005年,俄羅斯的行受賄總額達3190億美元。具體數字或可存疑,但俄各級政府機構中腐敗成風,乃是一種社會共識。
普京是在蘇聯解體、社會動蕩、俄羅斯國力急劇衰落的背景下產生的領袖人物。他代表了俄羅斯人的“大國情結”。當俄羅斯人傳統的大國自豪感嚴重受挫之時,普京應運而生,提出了強化中央集權、打擊分離傾向、理順經濟秩序等主張。這一系列主張代表了俄社會內在的心理需求,也適應俄當今現實的社會需求和可能。因而,普京大得人心,也為俄羅斯帶來一定的社會發展。
在普京振興俄羅斯的計劃中,國家機構發揮著最重要的功能。但在蘇聯解體、俄羅斯轉型的過程中,國家機構發生了較嚴重的癱瘓、異化現象:如國家機構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水平降低,利益部門化和個人化,腐敗成風,等等。在相當程度上,國家機構失去了代表社會公眾利益的職能。這樣的國家機構,既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也難以有效行使職能,成了普京“振興俄羅斯”計劃的一個“軟肋”。普京是真心想振興俄羅斯的。為達到這一目的,他必須先“打掃好自己的馬廄”。中國歷史上有“治亂世用重典”、“辣手造乾坤”等說法,普京的“砍手”之說,大概是同一個意思。
在任何社會,腐敗都是一種人人喊打的“老鼠”。但另一方面,腐敗又是一種基于私欲的社會現象,具有某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性質,需要時時防范和打擊。一個社會出現失序之時,往往也是腐敗行為大量發生之時。若干年來,俄羅斯一直身處一個規則缺失的“失序”年代,腐敗大量出現也是一種必然的歷史現象。
普京是俄羅斯的最高執政者,根據目前的情勢判斷,他在離開總統職位后,很可能擔任俄聯邦政府總理。他代表著俄羅斯體制內解決腐敗問題的一種努力。解決社會問題,一般只有體制外和體制內兩種方式。體制內解決的弱點是:內部利益牽羈太多,左手難以去砍右手。體制外解決的弱點是:容易造成體制崩潰、政治動亂和社會失序,社會成本極高,而且未必能形成新的良政。俄羅斯經歷了多年的政治動亂,人心思定,普京的體制內努力當可獲得社會的主流認同。
普京面對的腐敗現象,是一種成為“生活方式”的腐敗,是一種社會“亞文化”的腐敗,一種結構化、組織化、黑社會化的腐敗。解決這種腐敗問題,必須要有會動“社會手術”的醫國高手。普京的“砍手”之說,只代表了他的一種政治決心和嚴厲態度,真正解決此類問題,還需要更多的政治手段、政治智慧和政治藝術。(來源:《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