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紐約報道: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污染問題已逐漸引起重視。艾倫·卡貝利(Ellen Carberry)是北京HAO Capital私人股本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她表示,在中國,環境污染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問題。
近來,中國著力治理污染問題,這不僅對于國內居民是好消息,也是為美國的可替代能源公司帶去了佳音。政府所設定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15%的能源使用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國家發改委預計全國需要2560億美元的投資,而香港匯豐銀行則認為在中國的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中,40%的資金將投入再生能源開發中。
中國政府對再生能源的重視為美國的公司創造了良好的契機。通用電氣公司(GE)是目前中國該領域中最大的美資公司之一。GE在中國開發了9個風力發電場,其中河北尚義滿井風電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擁有215個風力渦輪機,可以為超過3000個普通家庭提供電力。
此外,中國川煤集團也與GE合作,引進安裝綠色創想認證的GE能源集團顏巴赫燃氣內燃機,該機將利用煤層沼氣發電供煤礦開采使用。
中國政府的政策為業內公司開發新能源提供了協助。比方說,政府計劃在2010年之前將風能發電量提高到10億瓦特,GE的項目便是受惠于相關政策。
“這個政策是從中央傳達到地方的,現在中國各級政府都積極參與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項目。”與美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合作的中美項目主任蘇靜(音譯)介紹道。該項目一直協助美國公司在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
美國美意公司的總部設在明尼蘇達州,主要生產節能空調,其中國分公司也已嘗到環保政策帶來的好處。據該公司主席兼CEO艾爾弗雷德·吳(Alfred Ng)稱,美意自2002年起已經在中國完成了占地接近1000萬平方米的項目。
吳表示,由于中國政府的能源法規和對可再生能源的推廣,美意公司年增長率達到30%,而中國政府非常歡迎美資公司參與開發?!叭绻阍谥袊_公司,便能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出一份力。”他說。
當然,不是所有美國公司都像GE和美意這樣能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蘇靜認為外國公司需要有明確的計劃和優秀的金融團隊,并且獲得當地部門的批準;有良好的協作才有可能引向令人滿意的結果。
認識到美資環境公司在中國投資所遇到的困難,卡貝利與HAO Capital的蘭道·漢克可(Randall Hancock)建立了Greentech Initiative組織,旨在協助各國公司把握中國能源市場的機遇,順利在華進行投資。該組織的合作伙伴包括GE、杜克能源、道康寧、戴爾、思科和耐克。
卡貝利創建Greentech Initiative的靈感來源于一名美國大型跨國公司CEO的一番話:“在中國,綠色能源市場是如此的龐大,污染問題又是如此迫切需要結局,單槍匹馬是難以搶占一席之地的?!笨ㄘ惱M転楦鞔蠊緞摻ㄒ粋€群策群力的平臺。
目前,該組織的許多合作伙伴都陸續在中國獲得了價值可觀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項目。隨著中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進一步重視,將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陸續登陸中國能源市場。
注:本文刊登于7月20日中國日報(美國版)第4版
(作者:Christopher Witkowsky 中國日報(美國版)編譯:黃千懿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