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報道: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國,如今兩國都計劃使用尖端的科技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然而,如果美方項目不能盡快得到足夠的資金,中國將贏得這場“綠色賽跑”。
基地設在天津的“綠色煤電”項目 (GreenGen)和即將在伊利諾伊州馬圖恩市建廠的“未來電力”(FutureGen)項目都希望通過使用碳捕獲與封存(CCS)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技術減少95%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且證明煤炭也可以是環保能源。
目前FutureGen項目還未完成設計方案和成本估計,并且仍缺乏資金。本是在2005年時受到FutureGen項目啟發的“綠色煤電”項目卻青出于藍,于今年六月啟動工程。
“中國人已經搶占了先機,正在迅速地學習和實踐碳捕獲與封存技術,” 國際能源機構專家基斯·伯納德(Keith Burnard)說。
目前,FutureGen項目正在尋找更多的投資方。除了需要新的投資者,FutureGen項目還在等待一部分官方批文,這都為該項目的前景抹上一層了陰影。
“雖然不能說有100%的把握,” 皮特·麥格瑞(Pete McGrail)是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員,該實驗室與能源部合作開發FutureGen項目。“但這個項目有技術上的優勢,所以我認為最終是會順利進行的。”
相比起其他活動,燃燒煤炭是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源頭——也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雖然有意見指出該技術還未被證實可行,“綠色煤電”項目和FutureGen項目都計劃使用碳捕獲與封存科技,這泛指所有分離,捕獲并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
“綠色煤電”項目和FutureGen項目劃也都會使用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將煤炭轉換成合成氣,然后產生更多的能量。
專家表示,FutureGen項目會首次嘗試將煤炭氣化、發電、廢氣排放量控制,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以及氫氣生產等相結合,而其他行業也有可能得益于這項開發。
如果解決了資金問題,FutureGen項目于2015年投入生產,屆時將產生275兆瓦電力——可以為15萬美國家庭提供電力。
雖然“綠色煤電”項目將率先投產,FutureGen項目將建立首個有能力試驗燃燒不同類型煤炭的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工廠。“這將從多個方面促進科技的發展,”麥格瑞說。
“綠色煤電”項目將于2011年完成第一階段工程。與FutureGen項目不同的是,投入高達10億美元的“綠色煤電”項目不會首先使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而是用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來生產大約250兆瓦電力。其碳捕獲與封存技術項目則會在2016年開發,計劃生產650兆瓦電力。最終,“綠色煤電”項目的產電量將是Future項目的兩倍。
八大工業國家表示希望世界各國在2010年之前啟動開發20個碳捕獲與封存技術項目,并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中國在碳捕獲方面是專家,而美國則對于碳封存則更有經驗。
京都協議書將于2012年到期,去年12月,各國派出代表到哥本哈根參與新的氣候變化條約的制定。與會的國家,尤其是中美兩國,都意識到各國需要更緊密地合作,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這不是某一個國家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伯納德說。“如果各國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摒除一切分歧,通力合作。”
注:本文刊登于8月10日中國日報(美國版)第4版
(作者:Nancy Larson 中國日報(美國版)編譯:黃千懿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