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美國之音3月18日報道稱,印度尼西亞政府官員宣布,印度尼西亞投資環境改善和廉價勞工,吸引部分日本和美國企業將設在中國的工廠遷往印度尼西亞。專家認為,這同印度尼西亞政局穩定,以及東盟啟動同中國自由貿易協定有關。
印度尼西亞工業部長希達亞特(Hidayat Hidayat)18日在萬隆出席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研討會時說,印度尼西亞政府增加吸引外資,采取了很多措施。現在印度尼西亞投資環境日益改善,一些外資企業已經計劃將中國市場的運營轉往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國家安塔拉通訊社援引希達亞特的話說,日本愛普生(Epson)電子公司計劃今年將設在中國的工廠遷往印度尼西亞,并將對印度尼西亞的投資追加一倍。他說:“他們的理由是,中國勞工成本)已經過高。他們對印度尼西亞已經做出承諾,我對他們說,我將加速這個進程,因為這將創造1500份就業。”
希達亞特部長透露,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也計劃把設在中國的工廠和煉油設施遷往印度尼西亞,并將對印度尼西亞的投資追加一倍,埃克森美孚對印度尼西亞的投資規模現在是15億美元。
不過,埃克森美孚公司總部發言人艾倫?杰弗斯(Alan Jeffers)對美國之音否認有減少對中國投資的計劃。他說,公司現在對華投資不是減少,而是增加。
杰弗斯說:“對華投資計劃沒有變化,沒有終止中國營運的計劃。事實上,我們最近在福建省剛剛建了一座新的化工煉油廠,已經投產,投資數十億美元。我認為你所看到的報道似乎不準確。”
杰弗斯拒絕評論公司對印度尼西亞的投資計劃。
除愛普生外,印度尼西亞媒體援引希達亞特部長的話說,日本豐田旗下的大發(Daihatsu)計劃將設在中國的工廠遷往印度尼西亞,生產廉價和清潔能源汽車。日立(Hitachi)和松下電器(Panasonic)也計劃將設在日本與越南的部分工廠遷往印度尼西亞。
*政局穩定投資環境改善*
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陳企業分析,印度尼西亞投資環境改善,主要是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日前實現蘇哈托政權以來的首次連任,政局“出奇地穩定”。
他說:“第一次印度尼西亞總統大選連任,整個印度尼西亞局勢安定,這是近年來難得的一個機會,再加上軍人在這次大選以后基本都非常守本分。所以從投資的環境來看,相對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來說,印度尼西亞是出乎意料地安定。”
此外,陳企業認為,印度尼西亞投資吸引力的增加,與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今年啟動有關,因為印度尼西亞是東盟第一批對華貿易免關稅的成員國之一,讓外商不用擔心失去中國的市場。
他說:“因為印度尼西亞人工成本比較低,在新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下,印度尼西亞產品出口到中國去也沒有關稅,日本在印度尼西亞制造的話,賣到其它國家去,包括到中國去,都可以享受免關稅,所以印度尼西亞就占了極大的優勢了。”
*外流損失原料補*
但自由貿易協定是互惠的,有得必有失。陳企業說,中國可以通過免關稅貿易,可以在原料和其它方面從印度尼西亞獲得好處,平衡制造業外流造成的損失。
他說:“中國在自由貿易協定下,能夠買一些印度尼西亞的棕油、印度尼西亞的橡膠、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印度尼西亞的礦產,這個對中國當然也有幫助的。在某一些領域,印度尼西亞可能占據優勢,在某些領域,中國也得到好處。”
根據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協定,今年起,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和文萊90%以上的產品實現零關稅,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目前的9.8%降到0.1%,上述東盟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將從12.8%降至0.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