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30日報道,泄密網站“維基解密”近日公布的25萬份美國外交機加密文件,披露了大量外交內幕,以及美國對多國領導人的批評,令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外交風暴。分析稱,泄密事件背后反映出在21世紀信息“泛濫”的時代,保持機密確實非常困難,同時也凸顯“9.11”事件后鼓勵分享信息的政策存在極大風險,對華盛頓來說,猶如一把“雙面刃”。
密件披露日本政府或潛伏美情報人員
日本新聞網報道說,“維基解密”公布的這批美國外交機密文件中,已經發現有5697條發自東京,其中1660條屬“機密文件”,引起了日本政府的警惕。
日本首相官邸懷疑,在日本政府各機關中,可能潛伏著一些替美國政府出力的情報人員。
消息說,發自東京的電文都是2006年以后的文件,其中227條是“秘密文件”(secret),3810條是“非機密文件”(unclassified)。包括沖繩在內的與日本相關的電文共有6722條,其中可能包括從東京以外地區發出的電文。
日本政府正計劃對這些文件進行核實,確定哪些是政府準許向美國政府傳遞的,哪些文件是美國政府在日本的情報人員收集發送的,以便查出“危險分子”。
美外交官對多國領導人評價刻薄
香港《文匯報》報道說,解密文件顯示,美國外交人員對多個國家領導人顯然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當然,這些看法以負面批評居多。其中: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被指“相當軟弱,且容易相信陰謀論”。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就“是個‘瘋老頭’”。
英國安德魯王子“在國外的粗魯行為令美國人震驚”。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像(納粹領袖)希特勒”。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則是“靠一群無能顧問管治國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個“怕風險、無創意”的人,德國外長韋勒則有虛榮心,“思維背后很少有內容支撐”。
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美國外交官眼中是個“臉皮薄的獨裁者,易怒且專制”,被比做“沒穿衣的國王”。
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則“太自負且無能;生理上、政治上都很軟弱;常在深宵開派對,沒能充分休息”。
22歲情報分析員攪亂天下
分析認為,機密文件接連外泄,將美國一些“不能說的秘密”徹底曝光,無疑讓美國外交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除了泄密者要負上責任,但歸根究底,華盛頓方面更是難辭其咎。
據報道,2001年“9.11”恐怖襲擊后,美國情報機構因各自為政,未分享有用情報,以致無法及時制止恐襲而飽受批評。
因此,華盛頓當局決定將多個政府數據文件庫連系起來,希望讓重要情報在更便捷和更保密的情況下,在全世界范圍內給大多數人分享,并標以“Sipdis”字樣,作為機密電報的標簽。
報道稱,“Sipdis”全寫是Siprnet Distribution(秘密互聯網協議分布),而Siprnet是一個縮略語,代表“保密IP路由網絡”,是美軍在全球使用的內聯網,獨立于民用互聯網,由美國國防部負責運作。
標注了“Sipdis”的外交電文,會自動下載到大使館的機密網站上,不單國務院職員可以獲取內容,連接上Siprnet的美軍也一樣可以。統計數字顯示,獲準登入Siprnet的人數達300多萬人,大大增加了數據外泄的風險。
情報部門和軍方人員更容易獲取政府機密。例如早前曝光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文件,便是由陸軍情報分析員曼寧偷取和泄露,顯示有關政策早已為泄密種下禍根。
報道稱,這批新泄密的外交電文于年初交到媒體手中,全部儲存于一個USB盤內,檔案大小共為1.6GB。報道指,泄密者據信是22歲前美軍情報分析員曼寧。他是之前“維基解密”公開的美軍密件提供者,自4月起已被單獨囚禁。
(來源:中新網 編輯: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