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執行董事長、日本貿易會會長槍田松瑩在北京-東京論壇經濟分論壇上談了日本對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的看法。
日本去年在釣魚島問題發生之后,日本國內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就是叫“中國風險”。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和今后打算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之間,從很早以前開始,他們就有一些呼聲,希望中國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中國的法律不健全,法律執行力比較隨意,還有勞務方面的成本,等等風險。實際上日本對華投資額也在降低,2007年7305億日元,達到了峰值,之后開始下降,2005年6292億日元,一直在減少,有一些意見說其實這就是中國商務風險帶來的結果。去年11—12月日本一個組織進行日本企業開展海外業務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是日本企業最關心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因為日本企業將技術視為企業生存的根基,對制造業來說,的的確確是企業存活的一個關鍵部分。對此,企業要求中國政府改進,也是理所當然的要求。
今后,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會有一些弊病或者一些扭曲。因為經濟迅速發展之后,肯定會有一些扭曲的,我覺得這是無法避免的。我們通過開展商務合作深深體會到這一點。經濟在結果發展的過程當中,勞動成本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在日本過去也是這樣的,經濟高增長的過程當中,經歷了很多很多的扭曲的現象。之后在經濟發展過程,以及經濟全球化過程當中,日本經過了很多的艱辛萬苦,經歷了很多難的事情,有時候我們也會有一些疑問,但是最終我們是咬緊牙關,越過了這些難關走到了今天。
我們為了改變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這些扭曲弊病,做了一些努力。中國方面也需要進行這樣的努力。這樣的話,中國的企業會進化到更高的階段。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進行一些互利互惠。從互利互惠的角度進行探討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積極地來推進,你僅僅是單方面的從自私的角度要求對方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有結果的。所以,雙方需要敞開心扉,在信賴的基礎之上,朝著共同的目標積極地進行探討和對話。
(來源:中國日報網 楊潔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