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對話總結日方發言人增田寬也
最后,中國防災協會副秘書長還特別提到了汶川再建的過程當中,中國有史以來震后27天,國務院就發布了震后恢復的行政條例,這是第一次為某一個地震而特殊制定的行政條例,同時進行了對口支援。特別是在增強公共服務設施的抗震方面,我們投入了非常大的資源。另外還有提到不能光光對災害停留在應急這個階段,資源的分配還是要預防、預測、救災、應急重建四個方面,特別是對預防跟預測要加強力量。
因為時間的關系,我本人其實提了一個建議,什么建議呢?其實這次日方把恢復與促進災區的觀光作為災害復興的有力手段,這個給我們中方的各位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覺得這里邊可能觀光的問題不光是觀光產業與文化交流的問題,簽證,特別是中國人去日本旅游的簽證還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我們希望在今后的過程中,日方是在逐步的開放或者寬松的政策,但是旅游的簽證,其中也反映了日本對中國的定位,或者說對中國人的一種認識與看法。所以我覺得對中的短期簽證的免簽這個措施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可以考慮,比如說從四個直轄市先開始,而且我覺得如果有可能能在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這個時候,能夠開展更大幅度的對中國人去日本旅游的簽證方面開放的措施,以上是我的報告,謝謝。
高原明生:下面請地方分科會的日方的報告人,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增田寬也先生,有請。
增田寬也:我是增田寬也,分科會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災害,災害方面就是拯救人命,包括汶川大地震和這次在日本發生的大地震,都就災害救援方面,派遣了救援隊,所以希望它成為一種機制。
另外,防災,事前防御或者是減災,災害發生以后的復興方面,兩國之間能夠如何開展相互援助,今后建議雙方更多地交換信息。關于旅游方面,不光是旅游者增加還是減少,還應該更多考慮交心,文化交流,在更廣的領域持續開展這樣的交流,這也是我們已經確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