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民眾生活直擊:電力柴油供應不足菜價上漲
敘利亞民眾渴望團結統一
敘利亞民眾對危機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但他們在一個關鍵問題上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一定要確保敘利亞的團結統一,避免使國家墜入內戰的深淵。敘利亞擁有多種民族宗教,遜尼派、阿拉維派、伊斯馬儀派、基督徒、德魯茲人、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在這里一起生活,和諧相處。在大馬士革老城,清真寺常與教堂毗鄰而建。而發生在鄰國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教派沖突,時刻提醒著敘利亞人民這種潛在的威脅。幾乎所有的普通百姓都會告訴你,教派差異是外界試圖強加給敘利亞人民的,我們都是敘利亞人,珍視國家的主權和團結,會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危機。
敘利亞面對的外部壓力日益升級,西方和部分阿拉伯國家希望“加速”結束巴沙爾政權,而它內部的反抗浪潮也不會停止,武裝化、暴力化程度正在加劇,內戰風險急劇上升,敘利亞的未來恐怕將更加血腥和暴力。敘利亞這趟列車就像是駛入了前途未知的漆黑隧道,誰也不知道它將駛向何方。只有將決定權交給人民,也許才能使這個被陰霾籠罩的千年古國逃脫戰爭的厄運,給孩子們一個和平美好的未來。
沒人希望陷入戰爭
敘利亞危機究竟將如何演變?盡管身處暴風眼中心,記者卻很難輕易作答。政權結構大體穩定,軍隊基本保持忠誠,反對派勢力分散弱小,外部世界無法承擔敘利亞崩潰的后果……敘利亞這個“中東火藥桶”并沒有立即爆炸的跡象,這是戰略家們的推斷。但敘利亞老百姓自己怎么看?
敘利亞民眾普遍政治敏感,幾乎個個都是政治分析家。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12歲的女兒能頭頭是道地告訴你:“這是一場針對敘利亞的巨大陰謀,外部勢力想要瓦解阿拉伯主義的心臟,半島電視臺播出的都是謊言,敘利亞不可戰勝!”作為一名外國人,想聽到老百姓對時局的真實看法并不容易。但如果你走進他們的生活,卻能明顯感受到,敘利亞民眾關于這場危機有著各自不同的解讀。
大學生阿里是個堅定的支持政府人士,每場愛國集會都會參加。他在“臉譜”網上創建了好幾個小組以召集朋友參加愛國游行,但時常遭到反敘人士的網絡舉報,賬號經常被封。他告訴記者:“大學里40%的學生與政府想法不一樣,不少好友就因為政見不合分道揚鑣。如果不能度過危機,敘利亞將走向宗教極端化,我們沒法喝酒泡吧,女人們只能蒙上黑袍,習慣了世俗化生活的敘利亞人怎么受得了?”
艾斯德是記者的一位警察朋友,他是阿拉維派人士,而且來自巴沙爾的老家卡爾達哈。復興黨執政以來,敘利亞一直是占少數的阿拉維人執政。所以在敘利亞,相對宗教概念,阿拉維派更多是一種地域和政治認知,主要指總統老家拉塔基亞、塔爾圖斯等西北沿海省份人士,“是總統那一邊的”。艾斯德曾在敘利亞共和國衛隊服役多年,退伍后來到大馬士革的一個警局工作。他家在大馬士革北部山上,整片小區4萬余人,絕大多數居民都是阿拉維派人,他們多多少少都和軍隊相關,身著第四師軍服的士兵和以特殊號碼開頭的共和國衛隊車輛在那里隨處可見。第四師和共和國衛隊是敘利亞戰斗力最強的部隊,由清一色的阿拉維派士兵組成,受巴沙爾和他親弟弟馬赫爾直接領導,就駐扎在大馬士革附近,負責保衛政權和首都安全。艾斯德的妻子也是阿拉維派人,全家兄弟都在軍隊服役。她向記者展示了一段手機視頻,是她在第四師服役的弟弟不久前從霍姆斯拍攝的。視頻里槍聲不斷,敘利亞軍隊與反政府武裝分子在山間公路上激戰,鏡頭里還有幾輛被擊毀的軍車和數具軍人遺體,慘不忍睹。艾斯德解釋說這是武裝分子用火箭彈伏擊造成的。他對記者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愿意去霍姆斯執行任務,鏟除那些受國外勢力煽動的賽拉菲耶分子。
艾曼是個遜尼派信徒,在大馬士革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2000美元的他絕對算個白領。因為老家在危機較為嚴重的德拉,每次和他交流總能聽到不一樣的說法:“政府一開始的反應實在過頭了,一幫孩子在大街上瞎喊喊,還能翻了天?”他對于敘利亞的前景并不樂觀:“現在經濟很糟糕,公司的業務銳減,內戰的風險也在加大。我在考慮要不要像表哥那樣,移民歐洲,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但你知道,這是我們敘利亞人的祖國,無論是遜尼派、阿拉維派還是基督徒,沒人希望它像利比亞、伊拉克那樣陷入戰爭。”他毫不諱言去年四五月份曾多次參加反政府游行示威,但現在有所顧忌。他對記者表示:“政府說正在和武裝分子作戰,軍事行動是自衛行為,但所謂的武裝分子到底是誰?他們為什么會端起武器?他們是否也在自衛?所有人想要的只不過是自由的空氣,民主的政府和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不反對巴沙爾總統,但這個政權必須有所改變。”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陳笛)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