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航天員出征目擊記
6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夢園廣場。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征程,再一次從這里起航。
圓夢,是中國人對宇宙夢想的祈盼;廣場前的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則源于屈原的“天問”和蘇東坡的“把酒問青天”,寓意航天人不斷探索宇宙奧秘的理想追求。
午后的清風將天空吹得湛藍,這是幾天來戈壁灘上最好的天氣。15時40分許,問天閣南門徐徐打開,身著乳白色艙內航天服的景海鵬、劉旺、劉洋依次從中走出。
前行十幾米后,三位航天員立正,向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報告。
“總指揮同志,我們奉命執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準備完畢,請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景海鵬!”“航天員劉旺。”“航天員劉洋。”
“出發!”常萬全莊重有力的命令聲在廣場上響起。
“是!”一個標準的軍禮,把兩代軍人的身影定格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
身著盛裝的各界群眾熱烈歡呼:“向航天員同志學習!向航天員同志致敬!加油神九!加油中國!”
三位航天員緩緩前進,揮手致意。
45歲的指令長景海鵬,對腳下這條路再熟悉不過。4年前,他從這里出發,與兩位戰友一起成功執行了神舟七號飛行任務。此刻行進在隊伍前列,景海鵬步伐矯健、神情自信,有著兄長般的沉著穩重。
即將操控神九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的航天員劉旺,與景海鵬一樣來自中國首批航天員隊伍。43歲的他,是第一批航天員中最年輕的一位。14年的等待與磨礪,賦予他嫻熟的技巧、堅韌的性情。平時不多言語的他向人群翹起大拇指,又轉身向中外媒體記者用力揮了一下拳頭。
即便在歡呼與掌聲中,33歲的女航天員劉洋依舊顯得溫和文靜。她始終微微笑著,自信與堅毅如花綻放——即將成為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這也意味著,她所代表的中國第二代航天員開始踏上飛天路。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也映著他們身后戰友們的大幅照片。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從“問天閣”出發,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
2005年10月,也是在這里,費俊龍、聶海勝迎雪出征,開始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
3年后的深秋,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走過圓夢園廣場,將腳印留在蒼茫太空。
每一次的壯麗起航,每一次的清風瑞雪,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穩健步伐與輝煌成就。
歷史將再次改寫。載人航天工程走過20年的這個夏季,一個新老搭配、男女配合的全新乘組將再次飛往300公里外的浩渺天際,執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61天前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浪漫的太空之舞,標志著中國航天成功突破了自動交會對接技術。神舟九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則意味著我國全面掌握這項技術。這對于實現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階段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天地之間的往返到飛船與目標飛行器之間的穿梭,飛天勇士將在太空中鋪就一條更遠、更寬闊的路。
樂曲聲中,3位航天員揮手作別歡送的人群,登車向發射場出發。
聚集在圓夢園的人們,久久不愿散去。《歌唱祖國》回蕩在夏日的大漠上——
“我們勤勞,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