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格:美國發表南海問題聲明屬拙劣之舉
要想過實現國內的和平過渡,需要實力、穩定和隨機應變。美國始終致力于說服中國接受美國制定的種種國際規則和法則,美國認為這些規則給世界帶來了和平、穩定和繁榮。但中國對此持不同看法。因此,中美關系將受到嚴峻考驗。
中國的近鄰當然比它弱。很多美國政客和戰略家認為,中國企圖利用這種實力差別。美國需要用政策回擊,即獎勵積極行為,提高消極行為的代價。美國國務院最近對中國的警告可能就是在這種邏輯下誕生的。此外,中國已增加了海軍部署,并在該海域增加了執法的民用船隊。因此,中國宣布在爭議領域建立三沙市及其相應軍事設施,在美國人看來似乎將美國推到了耐心的極限。
美國這一倡議未必能達到其主要的戰略目標。越南和菲律賓此前在爭議海域采取行動,獲得資源,并沒受到美國批評,而中國卻被挑出來大批特批。從中國的憤怒可以判斷,美國的聲明起了反作用。
奧巴馬與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舉行了會談,菲律賓希望通過此次會談能使美國大力支持菲律賓的領土主張。奧巴馬委婉地告知阿基諾,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是強有力且不斷增長的,但是菲與中國在南海的爭端需要菲律賓自己去處理,或聯合其他領土主張國家一起處理。美國將為進行有原則的談判與和平解決提供支持,但是并不保證什么成果。
現在,由于將中國單獨被美國挑出來批評,中國的觀察家認為,美國針對中國的態度已經十分明顯。美國不公正,破壞了它所主張的以國際法為基礎的有原則的做法。
美國在中國南海的直接利益是有限的。美國對那里微不足道的土地并沒有領土要求。美國公司和公民并未因南海收到威脅。航行自由是最重要的,中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海軍艦船在專屬經濟區合法活動的條款有不同的解讀,中國對南海大部分海域聲稱擁有主權。
相關報道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