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暫停所有奧數班 奧數在華50年興衰回顧
奧數半個世紀的興與廢
從1956年被引入至今,奧數在中國經歷了50年的興衰
今年8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召開發布會宣布,將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這是北京市政府部門第三次向“奧數熱”發出警告。
“半個世紀前,華羅庚從蘇聯將奧數帶回中國時,他的目的只是普及數學科學。”從事奧林匹克數學教育研發工作34年的周春荔說,現今的奧數變味了。
1956年:初進中國 一波三折
1956年,當時只有15歲的周春荔是北京的一名初二學生,那時他在數學上的才智已初露端倪。同年,華羅庚首次嘗試將奧數引入中國。
1956年,在華羅庚、蘇步青等老一輩數學家的倡導下,由中國數學理事會發起,舉行了首次中學生數學競賽。這次只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四個城市試辦。
1962年,北京、上海、成都等五個省市開始舉辦數學競賽,這時的周春荔已經是北京師院(首師大前身)數學系大二學生,“競賽一結束,試題題目就公布在系辦公室黑板上供大家觀閱。”周春荔說,當時復賽有道試題講的是“任意剪六個圓形紙片放在桌面上,使得沒有一個紙片的中心落在另一紙片之上或被另一紙片蓋住。然后用一枚針去扎這些紙片,證明:不論針尖落在哪一點,總是不能一次把六個紙片都扎中。”
此后的1963年、1964年,北京又連續舉辦兩屆數學競賽,1965年到1977年,我國的數學競賽中斷了13年。
1978年:北京恢復數學競賽
1978年,原國家教委和中國科協舉辦部分省市中學生數學競賽,確定北京、上海等8省市為參賽省市,全國20萬在校生參加。這一年,已經是首師大數學系老師的周春荔在廠橋的北京市電教禮堂聆聽了華羅庚教授給北京數學愛好者講解全國部分省市數學競賽試題。周春荔記得,那天,腿部有疾的華羅庚由其弟子裴定一攙扶上臺,講了九道試題。
1979年,8省市數學競賽擴展為全國數學競賽。誰也沒想到,第一次全國大賽成為雙刃劍。資料顯示,因人力物力消耗過大,上級批復決定在五年內不再舉辦類似的全國競賽。但從這年開始,全國各個省市都開始各自舉辦本地區的數學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