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微風夾裹著收獲時節的馨香。首屆新興國家互聯網圓桌會議日前完美落幕。來自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政府有關部門、學術機構和知名互聯網企業的代表通過互聯網圓桌會議這一開放的對話與合作平臺,同中國的代表交流經驗,交匯思想。
新興國家在互聯網發展、治理以及網絡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更大更多。新興國家相互學習借鑒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的經驗,攜手合作維護網絡安全,切實提高包括新興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互聯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成為與會各國代表深入探討的議題。
完善治理 共促發展
互聯網需要管理,這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特別是社交網絡的蓬勃興起,使互聯網對社會和公眾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何治理互聯網不僅是新興國家也是發達國家亟須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治理和促進互聯網發展需要通過立法、利益引導、道德培養等多種手段共同發力。巴西代表團團長、巴西外交部科技議題司總司長貝內蒂多·小豐塞爾分享了巴西在互聯網治理中的經驗。他認為,互聯網是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社會包容度的重要工具,互聯網的管理應兼顧政府和民間利益。新興國家應就制定國際互聯網法律達成共識,并建立涵蓋互聯網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長期合作機制。同時要從新興國家的國情出發,形成統一立場,維護共同利益。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俄羅斯聯邦通信與大眾傳媒部副部長杰尼斯·斯維爾德洛夫認為,互聯網治理應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加強各國的協調配合。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晨在會議上發表的題為《共同創造和平美好的網絡空間》的主旨演講中說,中國政府始終依法管理互聯網,堅持把政府、企業、網民等各相關責任主體都納入互聯網治理體系中來。政府在互聯網治理中有義務承擔更大責任,發揮主導作用,并督促互聯網企業自覺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道德準則,采取包括技術措施在內的必要手段阻止違法和有害信息傳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巡視員張新生介紹說,按照建設好、運用好、管理好的互聯網發展原則,中國互聯網已初步形成了“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