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政府最近幾年鼓勵國內企業到海外投資,從中國流入澳大利亞的資本增長迅速。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31.7億美元,較前一年大幅增長86%。到2011年年底,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占整個大洋洲的92%。
陳育明大使說這樣的高速增長具有偶然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的投資占澳大利亞整體投資的比例非常小。
“許多人可能會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規模非常小。中國在澳大利亞的直接對外投資僅占澳大利亞所有外商直接投資的兩到三成,”他說到。
因此陳大使認為中國在澳投資還有“較大增長空間”,“雙方不應該對此有所顧慮,尤其是澳大利亞政府方面應該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澳投資。”
盡管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投資有所增加,但是近幾年對于中國投資交易卻存在不少疑慮和限制。
但是陳大使認為這屬于個別情況:“大多數的澳大利亞人,包括政客、本土企業以及當地人民都歡迎中國投資,因為這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和好處。”
今年7月,澳大利亞反對黨領袖托尼·艾伯特對中國、尤其是中國國有企業的投資提議表示擔憂,認為中國的投資情況非常復雜,“允許外國政府或其機構控制澳大利亞的經濟不符合本國的利益”。
今年年初,中國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華為錯失競標澳大利亞國家寬帶網絡承建工作的機會。這是澳大利亞政府處于信息安全考慮做出的決定。
今年8月末,澳大利亞批準中國山東如意集團收購位于昆士蘭州西南部占地近1000平方公里的庫比棉花生產基地,再次引發澳大利亞國內關于“中國資本侵入”的擔憂。
“就我所知,澳大利亞的投資環境還是很友善和有利的,”陳育明大使說。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70%左右的中國對澳直接投資存量由采礦業投資組成,16%的投資在商業服務業。
“對中國投資存在的誤解和偏見,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但這并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安邦咨詢公司總裁陳功說。“中國企業需要花費更多精力與澳大利亞當局和社區溝通、互動,積極展現中國企業的真實面貌。”
畢馬威和悉尼大學最近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澳大利亞政策制定者應該為中國國有企業及其他外國企業創造有利的投資條件,而不是排斥他們,因為并沒有任何的研究可以證明中國國有企業和世界上其他跨國企業有著本質區別。
澳大利亞獨立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大部分澳大利亞受訪人認為中國在澳投資過剩。但是洛伊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在澳投資遠遠落后于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僅排在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