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南:開放懷抱喜迎八方客商
平臺更實 政策更優 服務更好
1月10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給江西龍南帶來巨大“紅利”,對設在該縣的鼓勵類產業的投資企業減按15%稅率征企業所得稅。《贛南蘇區振興發展規劃若干意見》出臺、榮獲“中國最適宜深商投資地區”……最近,江西省龍南縣喜事連連。作為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橋頭堡”,該縣堅定不移實施大開放主戰略,主動承接珠三角、長三角、閩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敞門迎客,筑巢引鳳,做優招商引資服務,開放懷抱喜迎八方客商。
“山相連,水同源”,江西龍南是江西距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最近的縣,京九鐵路、贛粵高速、105國道和大廣高速三條交通大動脈貫穿全境。坐擁區位與交通優勢,龍南已經逐漸融入了“泛珠三角3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地帶。 “中國最適宜粵商投資地區”、 “江西省首屆投資環境十佳縣”和六連冠的“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綜合獎”……幾塊沉甸甸的金字牌匾,讓這座以“中國重稀土之鄉”和“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聞名全國的縣城,盡顯其開放型經濟的活力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魅力。
龍南不靠海不臨江,但是產品卻可以通江達海,“大通關”是其獨特優勢。該縣擁有我國中西部地區縣一級最完善的口岸設施,園區矗立著內陸省份縣一級唯一的正處級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并開通了“龍南——深圳鹽田港”鐵海聯運,建立起一座“內陸無水港”。與口岸設施配套的外匯管理、加工貿易審批在龍南都設有專門機構,為企業打造了一條省時省錢省心的綠色通道。與之相配套的口岸作業區和鐵路貨運中心也將同期建設,屆時,該縣與珠三角、長三角對接的大通道將暢通無阻。在水電等基礎設施方面,贛州南500千伏變電站投運和正在實施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足以讓投資商“水電無憂”。
目前,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達9.31平方公里,有各類企業25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7家。設立了省級稀土產業基地、江西省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省級再生資源利用基地、省級生產性服務業基地、省級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和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圍繞建設“三南”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的目標,該縣精心規劃了面積10000畝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正為建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而努力。
企業是“候鳥”,哪里氣候適宜,就往哪里遷。在政策普惠、區位等硬件優勢背景下,投資軟環境也成為龍南爭搶“繡球”的關鍵。
1月10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給龍南帶來巨大“紅利”,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執行減按15%稅率,并免征政策范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關稅。在龍南落戶的各類鼓勵類企業可最快的享受到以上政策,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同時,該縣對所有落戶的企業當年納稅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企業予以地方所得部分60%的比例獎勵給企業用于擴大生產。
該縣還在“安商”服務上下功夫。對開發區內企業按規模類型實施“一個企業、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跟蹤服務機制,形成安商服務是全縣所有職能部門、所有人員的服務。同時,為落戶企業建立了企業用地、審批、注冊、辦證、開戶等快捷綠色通道,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務。(葉偉賢 廖翠霞)
附件:(相關鏈接)
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江西省財政廳、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1號)關于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規定,現將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贛州市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
二、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設在贛州市的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是指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規定的鼓勵類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鼓勵類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是指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規定的鼓勵類項目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中規定的江西省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
三、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執行。
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2013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