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 高浩榮)12日,國際社會憂慮的事情終于發生:朝鮮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與前兩次不同,此次核爆不僅爆炸當量大,而且實現了原子彈的“小型化、輕量化”。
朝鮮此種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的行為,勢將導致半島局勢更趨惡化,殊屬不智,同時也再度證明了實現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性,顯示了在六方會談框架下緩和半島局勢的緊迫性。
12日是朝鮮為期3天的春節假期最后一天。朝鮮選擇這一時間節點進行核試驗,看來也許經過周密考慮。
首先,2月16日是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誕辰日,被稱為“民族最大節日”,核試驗可能不僅是對這一紀念日的“盛大獻禮”,而且顯示朝鮮新一代領導人將繼承核遏制力這一金正日留下的“遺產”。另外,此時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可能還有利于朝鮮組織動員群眾召集各種集會“歡呼”核試驗的成功,促進國內政治團結,提振斗志和信心。
其次,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美國時間12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講話,朝鮮搶在此前進行核試驗,可謂對美發出強烈信號,試圖讓美國放棄敵視政策,與朝鮮商討簽訂和平協定。
再者,這次核試驗既為即將卸任的韓國總統李明博“送行”,也是對即將上任的樸槿惠新政府的“投石問路”。李明博政府一向推行對朝強硬政策,而今朝鮮三度核爆,既給李明博政府出了最后一道難題,也讓將于本月25日就職的新總統樸槿惠面臨艱難抉擇。
但是,事態的發展未必能盡如朝鮮之意。這次核爆無疑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立即引起各方強烈反應。美國總統奧巴馬指責朝鮮核爆是“極具挑釁之舉”,安理會即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恐怕難以避免。此前,韓國官方和媒體就多次放風說,要對朝鮮在金融、海運等領域實施“打到痛處”的制裁。而下定決心“擁核”的朝鮮恐怕也不肯善罷甘休,新一輪爭斗勢所難免。
“硬碰硬”的爭斗,無疑將導致朝鮮半島局勢輪番升級,使問題更趨復雜化,解決難度更大。
防止核擴散迫在眉睫,維護半島及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朝方理應信守無核化承諾,各方也應保持冷靜克制。眼下,當務之急是各方重返六方會談的談判桌旁,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聯手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來源:新華網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