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來,中國領導人在大國關系、周邊關系和熱點問題上的一系列表態也受到國際輿論的密切關注。
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時,習近平強調,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新局面。他在會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時表示,中俄應進一步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協調配合。
對中共新領導集體對新形勢下大國關系的新期待,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等作出了積極回應。奧巴馬表示,“強有力的、坦誠的、富有成果的美中關系應該在我的第二個任期繼續下去,這對雙方都非常重要。”普京說,“俄中關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與合作高度,俄中兩國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過程中協調立場,雙方在這方面的相互協作對處理國際事務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人士還注意到,中共新領導集體在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的同時,特別強調了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秘書長黎良明表示,東盟將于2015年建成經濟共同體,中國與東盟在互聯互通、推動文化交流和旅游業發展等領域可望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共新領導集體有效穩妥應對熱點和敏感問題,既堅持原則,又著眼于地區和平與合作的大局,主張通過談判解決爭議。這也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朝核問題上,中方既堅決反對朝鮮進行核試驗,同時又主張標本兼治,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半島無核化問題。在南海問題上,中方始終堅持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存在主權爭議,同時中方同意雙方談判解決分歧,但拒絕接受菲方關于國際仲裁的要求。在東海問題上,中方海監船在釣魚島海域巡航已常態化,同時也要求日方同中方共同努力,通過磋商找到管控和解決問題的妥善辦法。
美國《外交》雜志年初以《中國共產黨的生命力》為題刊文指出,“中國今天的新一代領導集體面對的將是全新的世界格局,但中國共產黨很可能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再次通過自我革新,主動適應新的形勢,有效應對高速變化的國內外環境所帶來的新挑戰。”
開局百日,中共新領導集體迎來了“開門紅”,給世界留下積極的印象,也增添了世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
未來,在國內和國際舞臺上,中共新領導集體奮進的足音將更加清晰。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執筆記者:包爾文、劉莉莉;采訪記者:葉書宏、宋晨、劉愷、岳連國、王其冰、劉向、劉石磊、張越男、賈瀚龍、林如萱、徐海靜、黎藜、冉維、陳濟朋)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