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三點左右,我們接近巴格達,計劃通過一家美國電視網談海軍陸戰隊的發現。在我等候采訪的時候,衛星電話里傳來現場直播的新聞——伊拉克人和在巴格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興高采烈地在天堂廣場推翻標志性建筑薩達姆雕像的情景。這是為大后方定制的勝利時刻。網站迅速刷掉了我發布的有關戰爭和有關未來的不詳預兆的消息。
4月10日,天剛亮,我們加速駛過被遺棄的巴格達。我掃視著建筑物,心劇烈地跳動起來,害怕隨時可能遭到襲擊。我們轉向寬敞的林蔭大道,來到天堂廣場。陸戰隊員們坐在路邊擦槍,坦克停在巴勒斯坦飯店的入口附近。街上,一名男子推著手推車,上面裝著前一天從天堂廣場的雕像上拆下來的巨大薩達姆銅頭像。他急切地想把它處理掉。前一天,他拿走它時,似乎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可是,現在他感到擔憂了。
薩達姆頭像怎么處理?他問,誰負責此事?誰愿意從他手里接過去?美國人會幫忙嗎?陸戰隊員沒有任何答案。推翻一個政權是他們的使命,但處理后果不是他們的任務。
伊拉克人涌向那個頭像,用鞋子抽打它,表達蔑視之情。推著頭像的男子繼續轉悠,不時停下,向愿意聽他說話的人提問:“現在,我該怎么辦?”不過沒有得到一個答案。
事后看來,這個情景與我看到的和隨后發生的許多現象相似。
薩達姆的統治結束了,但是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伊拉克人不知道,美國人也不知道。數十年來,有人告訴他們該做什么,該如何生活,而那種生活方式已被摧毀。他們本來知道的一切已經改變,但是沒有新的計劃。他們面臨的只有彷徨。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