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經濟改革
撒切爾夫人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用人頭稅(Community Charger)取代了地方政府的稅收,它的稅率是統一的,每個人交納的數量都一樣。她還用另外一種人頭稅取代了住宅物業稅(residential property tax),其稅率由地方政府制定。她于1989年在蘇格蘭進行了試點,然后在1990年推廣到了英格蘭和威爾士。
英國公眾對撒切爾夫人的稅收體制非常不滿,認為這是她擔任首相期間最不得人心的政策之一。撒切爾政府沒有預計到地方政府將會從稅收新政中得到更大的份額。這樣讓中央政府制定的上限稅率失去了作用。這導致了黨派之間的分化和派系斗爭。撒切爾夫人一直拒絕對稅收政策作出妥協,這導致她的支持率從989年開始下滑。人民對稅政的不滿與日俱增,最終于1990年3月31日在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發生了嚴重的騷亂,示威人群超過了10萬名,400多人被捕。
BBC電臺在1989年進行了調查,表明四分之三的民眾反對水力私有化。盡管公眾都反對人頭稅和水力、電力和鐵路私有化,但是撒切爾夫人還是堅信隨著改革的實施,人們會逐漸從反對走向支持。《星期日泰晤士報》于1988年6月進行了一次民調,60%的民眾認為撒切爾政府的政策能從長遠上改善英國的經濟,不同意的人少于30%。盡管收入不平等增加了,但是窮人的生活狀況要好比1979年。74%的人滿意當時的生活水平,不滿意的人只有18%。
歐洲政策
1988年,撒切爾夫人在比利時布魯日發表了一次演講,闡述了自己對歐盟的前身——歐共同體的反對。盡管撒切爾夫人支持英國在歐共體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她認為該組織的作用只能是保證自由貿易和有效競爭。1988年,她評論道:“英國的邊界已經不可能回到從前,我們現在只看到了在歐洲層面進行的重新劃分,這就是歐洲超級大國在布魯塞爾策劃的事情。”英國政府和保守黨在歐洲政策上自此出現了分歧。
1988年11月30日,歐洲人權法庭認為英國的拘留制度違背了歐洲法律。這在英國國會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人由此呼吁修改憲法。撒切爾夫人憤怒地作出了回應,她批評了歐洲人權法庭的裁決,還批評了比利時和愛爾蘭拒絕引渡帕特里克·瑞安(Patrick Ryan)神父回英國接受指控的行為。她告訴公眾:“我們應該謹慎地下判斷,還要好好思考受害人和潛在受害人的人權。”
在1989年6月歐共體峰會之前,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和外務大臣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試圖說服撒切爾夫人加入匯率機制,為歐元做準備,并廢棄英鎊的貨幣地位。他們以辭職為要挾,但是撒切爾夫人和財政顧問艾倫·沃爾特斯(Alan Walters)堅決反對這項提議,認為英鎊應該能自由浮動,歐盟會員資格只會限制英國經濟。最終勞森和豪都辭去了職務,撒切爾夫人仍然堅定地反對歐洲貨幣體系。
1989年黨魁競選
1989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的黨魁地位受到另一位議員安東尼·麥爾男爵(Sir Anthony Meyer)的挑戰。374名保守黨黨員中有314位把票投給了撒切爾夫人,麥爾得到了33票。撒切爾夫人對這個很滿意,認為自己仍然受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支持。而麥爾也很高興,認為自己取得了好于預期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