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總后衛生部組織,海軍和濟南軍區衛生部門聯合實施的“衛勤使命—2013”海上醫療救護演習15日在黃海某海域順利結束。
此次演習是我軍機動衛勤力量海上醫療救護訓練的重要內容,是在去年遠海組織的潛艇、驅護艦、補給艦與救護艇海上傷員搜尋、換乘、救治和后送訓練基礎上,運用醫院船、救護艇、救護直升機等新型海上醫療救護平臺,融入地方衛生動員力量,首次開展的軍地聯合海上醫療救護演習。
演習為期6天,重點演練了海上衛勤指揮與協同、海上批量傷病員分級和時效救治、海上衛勤信息系統戰時運用等課目。15日進行的綜合演練,以海上防衛作戰落水傷員批量救治與后送為背景,圍繞醫療救護平臺組織與展開、海上立體搜救、輸送及緊急撤離以及海上醫療救援遠程會診等訓練課目有序展開。軍隊衛勤分隊、地方衛生動員力量以及協同兵力約500人參加了演習。
記者在演習現場看到,空中救護直升機和海面醫療救護艇等多支機動醫療救護力量及時前出、銜接有序,為搶救傷員贏得了最佳時機;和平方舟醫院船上各戰位忙而不亂,海軍總醫院專家指導醫療隊員操作為海上醫療救護系統量身定制的“單兵生命體征監測系統”和“海上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對傷病員實施初診和快速分檢,實現了傷病員救治信息的“無縫鏈接”,并為海上標準化救治流程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技術支撐……
演習指導組組長李云波告訴記者:“演習按照‘實戰化、模塊化、信息化、標準化’要求,體現‘軍種聯合、軍民融合、跨區機動、分類指導’特點,是對全員、全裝、全過程、多要素軍地衛勤力量海上醫療救護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檢驗,進一步強化了參訓人員的危機意識、戰備意識和臨戰意識,提高了軍地衛勤力量海上環境適應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戰傷救治能力和軍地協同保障能力?!?/p>
總后副部長秦銀河、海軍副司令員蘇士亮觀摩了演習。(錢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