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也被認為將會得益于北極冰層的融化。地理勘探認為,北極地區蘊含著全世界20%未開采的碳氫化合物資源。其中84%被認為是儲藏于水深500米以內的離岸地區。然而根據挪威船級社的數據統計,目前北極地區十幾處油氣工程中,沒有一處有中國公司的參與。
但他們正準備迎頭趕上。借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三月到莫斯科的契機,中國的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Rosneft)就北極合作開發簽訂了協議。
“中國的石油公司還有機會參與北極的開發,”挪威船級社的Eriksen說,“盡管中國石油公司沒有高緯度和在北極地區作業的經驗,但是他們大多資金雄厚。他們有能力尋找任何一個合作伙伴,以及投資關鍵的技術。”
中國公司尋求合作伙伴的需求也將推動有關公司加強和中國伙伴的合作。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或許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據市場人士透露,挪威石油公司在中國發展多年,但是一直沒有取得決定性的發展。北極開發或許會成為一個契機。
“挪威石油有很先進的技術和北極開發的經驗,現在很多中國的石油公司都會考慮和他們合作,”該市場人士表示。
但盡管石油企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一個很殘酷事實還是無法改變:在短期內,北極地區的油田不值得開發。市場的需求是問題之一:發展中國家對石油的需求或許會增長,而發達國家的需求則不然。同時,其他的替代性能源,如生物燃料等等,也會對石油價格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