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婚姻登記員,面對離婚的人,會選擇怎么辦?被評為武漢“最美紅娘”的武漢武昌區婚姻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熊玲,她的選擇是盡量挽救婚姻。她有一個“妙招”,用“打印機壞了”、“網絡故障”等善意的謊言,讓當事人“回去好好想想”。據稱,這一“離婚謊言”,讓500多對夫婦主動取消了離婚申請。(5月21日《人民日報》)
時代發展到今天,不能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離婚。但不可否認,不少人離婚只是一時沖動。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可能只是早上一杯牛奶、一個面子的事,一言不合,過去惡語相向,現在離婚取向;離婚前沖動,離婚了后悔。真要是做點有效的工作,完全可以挽救一段婚姻。
熊玲“善意的謊言”,在動機上沒有問題。帶著感情做工作,與按照法律辦事,兩者并不矛盾。雖然“有關法律法規對婚姻登記機構的職責和婚姻登記員的權限有明確規定,其中不包括調解離婚”,但正如熊玲所說,“《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49條第3款明確規定:婚姻登記員受理離婚登記申請時,可以詢問其離婚意愿。”明知雙方帶著情緒而來,可能是一時沖動,卻冷漠對待,這不符合人文精神和法律精神。作為婚姻登記員,應該帶著感情,更細致、更巧妙地做好工作。
但是,帶著感情做工作,并不代表就需要“善意的謊言”。謊言再善意,也畢竟是謊言。對當事人心理的洞悉,不外乎“一問二看”。一般人對于婚姻關系都諱莫如深,沒有特別專業的技巧,很難準確把握當事人心理。而且,由于偶然性的存在,再會“察顏觀色”,也難免產生一些誤識誤判。那些鐵心離婚的人,非但拯救不了婚姻,反而給和平分手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更重要的是,這會對公信力產生影響。那些鐵心離婚的人自不待言,當他們聽到“打印機壞了”、“網絡故障”時,涌現在心中的可能是離奇的憤懣。在那一瞬間,政府的公信力,迅速跌至低谷。即使那些事后被挽救回來的婚姻,在事中一刻,也會對權力產生失望:連這種低級錯誤都能夠發生,權力到底是干什么的?由此造成的公信力損失,又該由誰來買單?
在公信力十分脆弱的當下,行政機構行事,必須萬分謹慎。生活中離不開一些“善意的謊言”,但對于公權來說,應該節制“善意的謊言”。這一是因為,既然是謊言,那就難免會帶來一些傷害;二是因為,在當前權力機關形象不太好的背景下,人們也無從區分,到底是善意的謊言還是惡意的刁難。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例證,有些明明是“機關病”,結果被掩飾成了“善意的謊言”,以用前提的正確掩飾程序的不足。
所有的善意都值得珍惜,“離婚謊言”中的善意同樣值得珍惜,只是不希望謊言成為善意的后綴。帶著感情工作和維護權力公信,兩者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只要運作得法,完全可以取得和諧統一。如何更好地避免“沖動式離婚”,是一門學問,需要研究思考,但絕非無解,更非“善意的謊言”存在的理由。(毛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