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在達沃斯年會上激情發言。記者楊國勝 攝
在夏季達沃斯年會,丁元國(右)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杰出青年成為朋友。
參加夏季達沃斯,讓周泊霖受益匪淺。
王藝參與報道了三屆大連夏季達沃斯。
達沃斯,攜思想熱度歸來
2007年,達沃斯首次離開“故土”。那一年,大連因夏季達沃斯而吸引世界目光,達沃斯因大連而煥發新彩。第一次結緣,大連更多地在展示、在探索,夏季達沃斯也同樣。正如那一年的主題——“變化中的力量平衡”,大連以及整個中國想要更多地了解傾聽。那一年,我們釋放了信心,收獲了善意。
2009年,達沃斯再次回歸。那一年,大連因夏季達沃斯而開闊了眼界,夏季達沃斯因大連而自在開放。第二次結緣,大連更多地想傾聽、想獲取,達沃斯也同樣。正如那一年的主題——“重振增長”,大連以及整個中國看到了機遇,想要更多地參與世界經濟的“頂層設計”。那一年,我們在交流中了解,在了解后信任。
2011年,達沃斯如故人歸家。那一年,世界經濟正處在困難時期,大連以及整個中國如同達沃斯一樣需要答案。第三次結緣,大連更多地在尋求,夏季達沃斯也同樣。正如那一年的主題——“關注增長質量,掌控經濟格局”,大連以及整個中國與達沃斯一起探索著世界經濟該何去何從。那一年,我們在了解后選擇擔當,因為擔當贏得喝彩。
2013年,達沃斯攜思想的熱度再次歸來。大連已準備好,這一次,大連期待收獲更多!
我們曾在達沃斯上挑戰“領軍者”
本報記者許曉楠
“新領軍者要從娃娃抓起”,這是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先生,對2011年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設立“全球杰出青年社區”的理念。“全球杰出青年社區”是一個面向20~30歲之間、有創業經驗和社會貢獻的年輕人而搭建的世界性青年交流平臺,首次亮相便與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達成合作,使YBC青年成為其成員。當年,全球杰出青年社區共有成員近300人,其中40人是來自中國的YBC創業青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有兩人是大連的創業青年。
丁元國和韓涵,都是土生土長的大連人,并在大連開創了自己的事業。2008年走上自主創業之路的丁元國,是暢利事(大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由他策劃組織的大連市青少年英語記單詞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參賽人數每年10萬人。韓涵運營的大連親親袋鼠嬰幼兒早教推廣中心,在大連頗有名氣。
在加入全球杰出青年社區的40位中國創業青年中,他倆的年產值并不是最高的,但卻是為數不多的社會企業經營者,也就是說他們的創業項目盡管經濟效益不是很突出,但卻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他們并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卻和一些海歸創業青年一樣,做到英語交流無障礙。在2011年9月13日舉行的“中國杰出青年對話施瓦布”的論壇上,丁元國在僅有的兩個向施瓦布提問的機會中第一個向施瓦布發問:“您對我們有什么期望?”施瓦布回答:“我希望你們加入這個社區后,能像中國大使一樣,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風采。”
回憶當年,丁元國和韓涵異口同聲地說出了參加達沃斯的第一感受——“很緊張!”不是心里緊張,而是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讓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太多了。“哪一個都舍不得丟下,一個論壇結束了,馬上趕去下一個論壇,這里的頭腦風暴太精彩了,而且節奏很快,一天跟下來比工作還累人。”兩個人如此解釋緊張的原因。三天時間,丁元國和韓涵分別參加了14場和11場論壇。“在達沃斯上,我們不想只做旁聽者,還要積極參與討論,要讓世界聽到我們大連青年的聲音。”在節約型創新的討論會上,達沃斯“領軍者”們就如何降低成本侃侃而談,而丁元國則大膽地挑戰權威:“與其在降低成本上傷腦筋,不如嘗試著如何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韓涵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議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哲學”討論會上,她大膽提出了“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上”的觀點,得到了現場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同。
受益終生——這是丁元國對這次夏季達沃斯經歷的評價。他學到了“公益創業”,每周兩次免費為市民開辦英語學習大講堂,至今已堅持了兩年。“以前我們創業就好比是在小土坡上奮斗,參加了夏季達沃斯后,我見過了高山和大海,有了國際化視角,有了目標,創業更有方向了。”丁元國說。
2007年,達沃斯年會首度跨出它從“西方”到“東方”的第一步時,就選擇了中國大連。作為本報當時負責對外經貿報道的記者,我有幸跟隨夏季達沃斯由此邁開的“大連腳步”,目睹了“新領軍者年會”的風采,感受到了它獨到之處——平等、休閑、私密。
達沃斯為什么會選擇大連?還記得當得知夏季達沃斯在大連召開時,這成為縈繞于我腦海里的首個問題。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和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時,他的回答是“大連是一個具有創意、非常休閑然而又非常和諧的城市,而這些特點,都非常符合達沃斯年會的精神氣質”。而時任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彼德·特勒力,隨后在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總部,接受大連新聞記者團的采訪時則信心十足地表示,“選擇在大連召開‘中國夏季達沃斯’是世界經濟論壇最好的決定”。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儀。參與了在大連舉辦的三屆夏季達沃斯,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里的確將平等、休閑、私密的“達沃斯精神”得以充分發揮。因為參與大連夏季達沃斯,可以明顯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氛圍。這種氛圍會讓參會代表解放心靈、解放思想,由此建立起平等綻放思想火花的平臺——
在大連夏季達沃斯的會場上,無論你是某個超級大企業的老板,還是當紅明星,你都要自己提行李入住,排隊存衣服,自己領會議資料,這里幾乎見不到被前呼后擁的人。在晚宴前的雞尾酒會期間,出席宴會的國家總理也和其他出席者一樣,端著杯子在人群中擠來擠去。而會場上,無論你是不是名人,都沒有指定座席。開大會時由于人太多,無論是誰,來晚的人都要站在過道上聽會。發言時大家機會平等,爭論也好、討論也罷,無所顧忌;而在會議間隙,也不時會看到老朋友相見的擁抱場景,看著端著茶點的CEO們在人群中穿行……所有的人就這樣平淡和隨意地談論著,而世界的前沿發展問題則在這些看似隨意的交談中變得清晰……也正是傳承了這種非正式、平等、休閑的“達沃斯精神”,讓大連夏季達沃斯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成為世界政要、企業界人士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聚會和進行私人會晤、商務談判的場所。
大連夏季達沃斯上,因為是“記者”身份,不少小型研討會,論壇主辦方是不邀請我參與的。但一路走來,這也讓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恰恰是因為有著這樣一些不向媒體公開的會議,大連夏季達沃斯對很多與會者而言,才更有魅力。因為在達沃斯年會上發言,不用擔心被別人錄音和記錄。所談論的內容也不對外發布。而善解與會者意的主辦方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假設非公開性質的討論內容被媒體透露出來,參與討論的人可以不承認自己說過的話。”
大連宏光好運來集團董事長周泊霖:
不一樣的坐標系 不一樣的風景
記者陳鵬
作為全球經濟界最矚目的論壇之一,夏季達沃斯究竟讓大連的企業從中得到了哪些收獲?多次參加達沃斯會議的中國鈺翔生朗集團、大連宏光好運來集團董事長周泊霖用這樣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感受——不一樣的坐標系,不一樣的風景。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大連企業,鈺翔生朗集團(大連宏光好運來集團)在大連早已赫赫有名,稱得上少數幾家航母級的企業集團之一。但在周泊霖看來,企業此前多年的發展基本上還是局限在大連這個坐標系之內,對行業前景、產業未來的判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切因達沃斯而改變。2008年,首次參加夏季達沃斯的周泊霖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在全世界最優秀的政商領袖、學者專家最前沿的思維、視角的碰撞風暴中,周泊霖受益匪淺。自此之后,他形成了一種習慣,每次對企業重大發展方向、策略進行決策時,他會把企業放在中國、世界的坐標系中去思考、判斷,這讓他更準確地把握住了行業發展的方向和機會。“因為站得更高,所以看到了更遠、更美的風景。”
達沃斯給周泊霖和他的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思想,更是實實在在的企業利潤。
在達沃斯會議上,周泊霖結識了香港一家從事管道建設業務的公司負責人。這家公司擁有眾多國際資質,施工工藝、項目管理水平都非常高,在業界享有盛譽。然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企業流動資金出現一定程度短缺,產品生產也是弱項,而資金、產品正是鈺翔生朗集團的優勢所在。此后,鈺翔生朗集團多次與這家香港企業合作承攬一些大型項目,兩方面優勢完美結合后,中標率大幅提高,尤其是今年,企業承攬項目的中標率是去年同期的2.5倍之高。
周泊霖說:“能參加達沃斯會議的企業家,無疑都是行業內的領軍者,與這些商界精英結識、合作,無疑給企業的發展建立起了更高層次的人脈、商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鈺翔生朗集團主要從事的是地產開發、建筑裝飾行業,而事實上,這些年鈺翔生朗集團已經在悄然轉型,更多投身到民生實體工業的發展中。周泊霖說,這和達沃斯會議給他的啟示分不開。
每屆達沃斯,從中央到省、市都會有眾多領導蒞臨參加,從他們的講演談話中他清晰感到政府發展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生工業的決心。2008年,周泊霖的企業投巨資在丹東建設了盛大恒通管道產業園,專門從事工農業引水管道、石油天然氣管道的生產。截至目前,已經完成鋼管制作加工3000多公里,成為直縫鋼管領域內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