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8點,我站在擁擠的北京北部5號線站臺上。我只是想擠進這個早高峰時段的地鐵,能在上午9:30以前到達位于市南的目的地,但是嘗試了五次都失敗了。
? 因為要和時間賽跑,所以我放棄了地鐵改乘出租車。我心里想:“好吧,只要能按時到,貴點也值了。”
? 但當出租車被堵在第四環路時,我很快意識到自己完全錯了。幸運的是,我很早就從公寓出發了,最終還是設法準時到了,但是臭名昭著的北京交通讓我想起了在倫敦的日子。
? 倫敦面積也很大,人口也眾多。每平方公里的車輛密度比北京要大,但其交通管理卻比北京好得多。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幾周前訪華,之后他發表了一篇贊美連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速鐵路的文章。
? 盡管有這個最先進的項目,但中國的城市的確有很多方面要向倫敦學習,尤其是城市交通。
? 中國傳統智慧認為路越寬越多,交通就越不堵塞,但為什么北京交通網這么發達卻還那么堵?倫敦的情況并非如此。甚至是每個方向有兩車道的尤斯頓路,也比北京大多數的路窄很多。
? 倫敦幾乎沒有很寬的路,它的交通地圖就像小街道的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一樣,即使一條路不通司機也有諸多選擇。
? 但大多數北京的司機僅有大環線道路這一選擇,他們的選擇余地很小。
? 倫敦并不僅僅依賴道路。它有一個綜合的交通系統,包括一個150年的隧道、到附近郊區的鐵路和水路。該系統是智能化的,能為乘客提供大量選擇。中國的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可以從這個例子中學習。
? 中國正在雄心勃勃地推進規模巨大的城市化進程。
? 希望決策者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使我們的城市交通更加高效和智能化,能讓更多人受惠,而不是投資建立現代化的高樓或摩天大樓。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記者謝煜報道 翻譯:劉心玉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