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讓中國社區充滿經濟活力。”Hidalgo在最近一次巴黎政治集會上這樣告訴華裔選民,“擁有多種語言和文化的優勢是巴黎發展成為真正的國際大都市的基礎。”
然而,雖然華裔政治家在法國政界逐漸嶄露頭角,但自1987年Tsebg Hsienchien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后,還沒有哪位華裔能夠獲得國家級別的重要職位。
很多人認為與其他族裔的民眾相比,法國華裔對政治的興趣仍然較小,同時也不太愿意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
也有人認為很難將華裔組織起來進行投票,因為有些選民不喜歡左派“少工作”的心態,而有些選民則反對右派嚴格的移民政策。
對于法國的少數族裔來說,參加政治競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是需要小心處理的事情。利用少數族裔的身份打入主流政界在美國人看來很正常,但在法國卻很容易造成爭議。
候選人以某個少數族裔代表或發言人的身份舉行政治活動很可能會違反法國憲法的平等原則。
雖然現在法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種族多樣性,但對此進行人口調查或者對公民的種族和信仰進行調查仍然是違法的。因此,沒有官方數據可以顯示法國有多少符合條件的華裔選民以及亞裔社區的投票率為多少等等。
但華裔社區對進入政界高層一直保持著強烈的熱情。在法國,已經有少數族裔公民在重要部門任職的先例。
2012年5月弗朗索瓦·奧朗德當選為法國總統后,任命了兩位少數族裔部長在其內閣任職:一位是非洲裔的Christiane Taubira,任司法部長;另外一位是韓國裔的Fleur Pellerin,任中小企業、創新及數字經濟部長。
許多法國華裔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有一位像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或者喬治·布什時期的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那樣的華裔同胞,成為法國政府高層的官員。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李想 翻譯:信蓮 編輯:許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