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分享經濟”在多個領域都有所呈現。不過,在“分享蛋糕”不斷做大的今天,其中的安全問題引發各方高度關注,也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交通行業亦是如此。
4月26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簡稱“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舉行“無安全、不分享——分享經濟與安全論壇”,滴滴、餓了么、小豬短租、WiFi萬能鑰匙、回家吃飯等分享經濟企業代表出席了論壇,并交流了各自關于分享經濟安全發展的思考與探索。
數據透明安全可觀
利用互聯網,分享經濟企業積累了海量的交易、出行、評價等數據,這時安全就成為一個關鍵的命題,如今,行走在安全的十字路口,如何看待分享經濟的安全?
據了解,伴隨“互聯網+”的發展,分享經濟企業通過統籌社會資源已經發展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先鋒。與傳統的經濟模式相比,分享經濟借助互聯網迅速整合各類分散的閑置資源,準確發現多樣化需求,實現供需雙方快速匹配,解決了資源短缺和閑置浪費共存的局面。這是其發展迅速的根本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分享經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安全問題依然存在。比如說在一個對夜晚女性出行的調查中,大多數女性還是認為傳統出租車比網約車更安全一些。“在出行領域,安全、方便、舒適、快捷是基本要素,而安全是出行的第一需求,在分享經濟領域安全同樣也是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分享,沒有安全出行企業也將不復存在。”滴滴出行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侯景雷表示,安全是出行服務企業最大的責任。
“傳統產業的安全經常局限于辦許可、開證明、教育、安全抽查等費時費力的手段,對于出行服務企業來講,車輛離開公司之后,路上的情況部分公司不了解、不掌握,這也是出行企業最大的安全痛點。”侯景雷認為,“互聯網+安全”必須通過互聯網手段來確保,也就是說數據越透明,出行就越安全。
小豬短租副總裁潘采夫表示,移動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體系有助于解決分享經濟的安全問題。小豬短租與滴滴出行、芝麻信用、螞蟻金服等多個企業共享信用等級,通過多領域的合作形成交叉性的安全體系,不斷提高透明度。這種思路對出行領域特提供了一種啟發。
“然而,分享經濟面臨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這就要求分享經濟企業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的安全問題,充分發揮企業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保持不斷創新的勇氣和活力,讓億萬人民群眾享受分享經濟帶來的紅利。”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建華表示,分享經濟的安全問題事關互聯網企業的生死,也與老百姓關系密切,因此該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一兩家互聯網企業,更應該有政府部門的參與和支持。例如在現有的政策法規的條件下,互聯網平臺企業想成為一個安全的企業,需要掌握一些參與者的信息,包括歷史信用、犯罪記錄等,這就需要政府創新管理來解決相關政策的瓶頸。
行業間可探索數據共享
在傳統領域和分享經濟領域之間,碰撞時有發生,這種碰撞既有整個經營業態的碰撞,又有安全方面的碰撞。如何構建一個安全的分享經濟體系?
在出行領域,“互聯網+交通”改變了人們出行的方式,促進了傳統出租車行業轉型升級,但是“互聯網+”是一種全面的轉型,而不僅是業務模式轉型,安全管理也應由線下的低效模式轉向線上高效管理。以滴滴出行為例,目前其司機準入實現了一鍵申請,全面篩查。這也得益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申請人提交申請之后,后臺把信息加密并對“三證四庫”進行篩查,對駕駛員的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以及是否有在逃、精神病史、重大犯罪記錄和吸毒等情況進行核查。
侯景雷說,安全技術是達到本質安全的必由之路,滴滴強大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是整個平臺安全保障的依托,因為數據透明,所以安全。目前,滴滴出行對乘客行程全程記錄,所有通過滴滴平臺形成的出行訂單,包括下單、接駕、支付評價以及投訴處理,每一個環節均有詳細的記錄,并實現司機和乘客手機號碼隱藏。在行程中,滴滴出行還可以通過軟件和GPS系統實現對司機駕駛行為的實時檢測。針對不安全事件,乘客也可以通過一鍵報警的模式,維護自身安全權益。2016年1月,滴滴出行在業內首先成立了安全管理委員會,旨在負責公司安全管理的各項相關制度體系化的建設,督促每一個業務部門打造自身的安全管理體系。
在分享經濟中,安全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如何在安全的基礎上保證美好的生活是分享經濟企業需要思考的話題。“互聯網企業所有的優勢都在技術上,這些技術會描述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當然這要通過衣食住行各行業間的數據分享來實現。”“回家吃飯”運營總監鄭淳介紹,如果只靠每一行業單獨來做事情,可能就叫盲人摸象了,只有對一個人吃的方面、行的愛好、住的傾向有所了解,才能更精準地提供服務。目前,分享經濟企業試圖通過科技的手段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加美好。當然這也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例如建立相應的等級信用體系,方便分享經濟在安全的基礎上能夠走得更快更遠。
(消息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