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8日報道,全球經濟需求放緩,影響了新加坡消費者的信心,導致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維持在悲觀水平。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新加坡消費者第一季的信心指數下跌6點至88點,比全球平均水平的98點低了10點。
調查顯示,更多受訪者對新加坡經濟展望感到憂慮,52%受訪者擔心新加坡經濟會衰退,比之前一季的40%高。59%新加坡人對下來12個月的就業前景不感樂觀,跟比之前一季的47%相比,這比率也有所上揚。
這也使到經濟前景(33%)和工作穩定(32%)成為新加坡人的首兩大顧慮,排在其后的則有健康(20%)和工作與生活平衡(19%)等。
不過,新加坡人的儲蓄和投資意識仍然很強。有三分之二新加坡人選擇把多余的現金存進銀行,近三分之一的新加坡人把錢投入股票基金,還有四分之一的新加坡人會把錢投入到退休基金。這樣的比率排在全球10大。
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了解消費者對工作前景、個人財政狀況以及消費和儲蓄意向。信心指數在100點以上表示樂觀,100點以下表示悲觀。
尼爾森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常務董事高秀萍指出,外部商業環境目前充滿挑戰,同時多個行業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消息,包括銀行業大幅裁員,造成新加坡人對未來經濟前景更感到擔憂。但新加坡人在過去幾次經濟放緩中已展現了韌性,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
她也說:“在過去幾個季度的調查中,新加坡人顯示他們注重儲蓄和投資,這也凸顯新加坡未雨綢繆的態度。”
調查顯示,新加坡人主要通過少買新衣服(55%)、減少戶外娛樂(50%)、購買較便宜的日常用品(44%),以及延后購買手機和個人電腦等新科技產品(38%)等途徑來節省日常開支。
不過,新加坡人在度假和科技產品的消費繼續名列前茅。例如新加坡在度假的消費和中國并列全球第一,在新科技產品的消費則位列全球第九。
就全球而言,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在第一季微升1點至98點,但各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跌不一,有11個國家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比去年同期增加至少五點,同時也有21個國家指數比去年同期減少至少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