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8日電 據韓媒《亞洲經濟》6月7日報道,經合組織31個會員國中,韓國的出口增長率排名大幅下降。韓國出口自去年5月起連續17個月呈減少勢。據悉,韓國主要產品的競爭力下降以及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經濟蕭條使韓國對外出口不斷降溫。
據近日OECD數據,去年3月韓國出口增長率為-4.3%,位列OECD會員國第4位,然而去年10月(-15.0%)跌至23位,今年2月(-12.7%)則跌至28位。今年3月出口增長率為-0.8%,出口減少幅度雖相對縮小,但排名依然靠后(22位)。1年前出口增長率為-13.6%的德國,從15位升至第5;日本今年3月出口減少率為-3.8,較1年前(-5.9%)有所好轉。政府方面表示,進入5月份以來,韓國出口形勢有所好轉,出口降幅有所收窄。
產業部一位負責人指出,在出口總量整體增加的情況下,如果出口主力軍產品的價格再次回升,預計今年下半年出口形勢將有望好轉。政府方面將通過即將公布的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致力于尋求各項能帶動出口回暖的政策和方案。有專家指出韓國出口產品的種類及出口對象國過于集中。半導體、造船等占韓國出口的近80%,這些產品受經濟與油價變化影響較大。另外,就出口國來看,韓國對華出口占25%,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韓國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