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 8月12日電 據尼日利亞《商業日報》8月4日報道,尼日利亞全國糖業發展理事會(NSDC)最新數據顯示,尼本土制糖企業2015年糖產量由2014年的1.2萬噸上升至1.5萬噸,當年食糖進口額由2014年的6.3億美元下滑至5.5億美元。分析人士人為,本土制糖業產能雖有所上升,仍處于較低水平,最早實現食糖自給自足還需等到2018年。數據還顯示,尼食糖2015年消費量由2014年的143萬噸上升至150萬噸,為2012年進入快速增長期以來的最高位。
NSDC執行秘書布薩里指出,尼食糖消費增長主要得益于零售店、連鎖店、本土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及尼人口的增長。據他介紹,為迎合市場消費需求,尼本土大型制糖企業紛紛擴張業務,如丹格特糖業(Dangote Sugar)(譯者注:西非最大的制糖企業集團及非洲最大制糖企業之一)通過其在阿達瑪瓦州的薩凡納子公司,投入20億美元在全國六個州投建蔗園,種植用地由6500公頃擴大至2.1萬公頃,目標年產量1500萬噸;尼家族制糖企業—蜜金集團(HoneyGold Group)也在該州投資3億美元新建兩個蔗園,目標年產量20萬噸;冰糖廠集團(Crystal Sugar Mills)投入3000萬美元,擴大其在吉加娃州的制糖廠的生產,目標年產量6萬噸;融合糖業(Confluence Sugar Company)在科吉州投資2.4億美元購買種植用地3.7萬頌,目標年產量20萬噸;尼面粉廠(Flour Mills of Nigeria Plc)繼啟動1.25公頃“后向整合規劃項目”(BIP project)后,再次出手在科吉州和尼日爾州尋找更大的種植項目,目前由旗下金糖公司(Golden Sugar Company)注資3億美元在尼日爾州投建種植園地。此外,其他中小型糖企也開展類似擴張活動。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本土糖企業務擴張迅猛,但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仍依賴進口,政府需正視食糖產業化問題并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出臺激勵措施吸引更多投資。
美國農業部出臺的五月報告對尼糖業分析稱,尼進口商從官方渠道獲得的外匯資金僅為20%至30%,其余部分需以高價從平行市場購得,食糖進口受制;“博科圣地”的恐怖襲擊及地方牧民沖突,使得尼東北地區大量人口流離失所,食不裹腹,食糖消費受影響;此外,尼現任政府遲遲未就糖業及農業其他方面發展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制約糖業發展。進口外匯短缺、扶持政策缺失、安全形勢堪憂等多重負面因素疊加,尼2016年食糖進口量將大幅下挫。
尼糖業后向整合規劃(backward integration programme,BIP)系丹格特集團、BUA集團(前身為拉法基糖業公司)和尼日利亞面粉廠為達到《尼日利亞糖業總體規劃》(NSMP)提出的2020年之前終止食糖進口的目標,通過投建甘蔗種植基地(BIP sites)以滿足生產并抵制食糖進口的一項商業運作手段。(黃禮詩)